红色基因深植八皖,奋进五年再启新篇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太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始建于1974年,1992年4月在镜湖西路与国泰路交汇处“国泰广场”中奠基建新址,1998年清明节前落成并对外开放,主要建筑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凭吊广场、烈士事迹陈展馆等。该馆是太和县最据标志性的红色基地,也为所有前来参观的人民群众展示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料。它将太和县近百年来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详细的记录下来,使革命先烈的历史形象鲜明地展现在后辈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面前。志愿者特此在7月12日下午进行宣传太和县革命烈士文化。
在志愿队伍的带领下,志愿者首先进入门内,迎面就是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面清楚的写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下面的雕壁则是革命烈士革命的蓝图。前面是我国中国共产党的宣言。两侧则是有着中国59式中型坦克和PTZ-89自行反坦克炮。展现着我国在那时主要的武器装备。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后面则是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于1993年7月设立。
馆内迎面的就是传承这红色基因的革命烈士,往里面走一点则是1932年4月中共太和县委发动的四一九武装暴动。画面里革命战士勇往直前,所向睥睨。馆中央是七一九惨案七烈士以及背景介绍。纪念馆内,是一张张英烈画像,一件件历史文物,他们被静静地安放在那里,伴随着馆内标有“肃穆”二字的提示语,红色的背景色调配上庄严的文化氛围,这便是真正的革命教育基地。志愿者在这里认真阅读并介绍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与曾在教科书上学习过的历史相联系,越发感受到革命历史的厚重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
在纪念馆的出口处还有许多革命烈士的名字,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道解放战争时期,再到抗美援朝时期。一个个名字都带着信仰般的自信,坚信国家自强不息。习近平主席留下这样一段话“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这段话让我们青年志愿者坚信革命烈士是永垂不朽的。让我们崇尚英雄、缅怀先烈。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我辈青年志愿者也定当有所作为。青春,应用来奋斗,用来燃烧,以先烈为榜样,激励自身,为国奉献!作为当代青年,更作为一名志愿着,更深刻体会到身上肩负的使命。在农村志愿工作,既要懂得融合又要做到独立,融合就是真正融入到国人的队伍里,真正领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的含义,真正做好自己的职责,还要和群众融合,减少陌生,缩短距离,真心实意地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
作者:常奥强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 在这个快节奏、高发展的时代,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见证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水污染问题,成为了
- 07-25
- 污水治理见成效,生态振兴展新颜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众多的举措保护水资源。为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
- 07-25
- 筑梦田野间 振兴新篇章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走出校门,走向农村,接触农村,了解农村,投身农村,为农村传播红色文化、普及健康知识、
- 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