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情暖惠东”心理服务队于惠州市惠东县教师发展中心开展了初高中两个学段的心理课程与游园会活动,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趣味性游戏,让同学们在“玩”中成长、于“玩”中收获。
上午9时,夏花迎阳,白云悠悠,初中学段的“沟通”主题心理课堂准时开课。经热身小游戏“造反运动”后,同学们的上课热情愈发高涨。马紫莹老师以“我观戏中人”环节深入剖析无效沟通,再通过“我演戏中人”环节,使同学们在角色扮演的同时了解三种不同的沟通口吻,引出沟通法则中的“PAC理论”。而后,同学们通过卡牌游戏,利用“PAC理论”中的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的卡牌进行特定情境下的对话。游戏后,同学们积极分享在不同状态下的感受,并据此总结出“AA制沟通”即成人状态与成人状态间的沟通是沟通的最优解。为更进一步地促进良好沟通,马紫莹老师介绍了沟通五姿态,并推荐“一致型”姿态,讲解了其具体方法,同学们在互动中深化了理解。最后,老师总结了全课内容,强调“有事需沟通、AA制沟通、一致型沟通”,并拓展分享了三明治式沟通、非暴力沟通等其他沟通方式。此次课程,学生不仅掌握了沟通技巧,更期待“有效沟通之花”常伴生活左右。

与此同时开展的高中心理课《成为高级玩家》卓有成效,收到众多同学的欢迎 。老师蓝楚怡以游戏“假期你有我没有”暖场,调查了同学们的假期作息活动,发现部分同学存在有因玩手机导致的报复性熬夜,作业拖拉写不完等问题,继而通过了大爷们在大雪中长时间专注下象棋的实例,介绍“心流”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启发同学们将生活重心转移到玩手机以外的活动。随着课程的深入,同学们对“心流”这一概念的理解日益加深,他们纷纷在课堂上积极分享自己曾经或正在体验的心流瞬间,整个教室洋溢着探索与分享的热情。接着,蓝楚怡老师又以运动健将谷爱凌的休闲活动安排为例,巧妙引入了米哈里的被动式休闲与主动式休闲理论,鼓励同学们主被动结合,制作高级玩家蓄电池,写下自己的暑期计划,确保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也能有效保护身体健康,实现心灵的全面放松与成长。

下午,华南师范大学“情暖惠东”心理服务队于惠州市惠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顺利开展心理游园会活动,通过趣味性游戏带领同学们进入心理健康知识的海洋。游园会是一种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途径,参与者可在各个摊位前观赏、游戏,在“摊位巡游”的过程中获得乐趣。游园会分为精彩纷呈的上下半场,上半场包括“如果这是我”、“伙伴传来的重量”、“无意识的幸福”、“我为你写诗”、“人体时钟”、“闭眼踏步”等摊位,而下半场则有“命中幸福”、“stroop小挑战”、“象棋对战”、“神机妙算”、“危机转移”、“翻牌大作战”等摊位。

其中,“翻牌大作战”以其独特的团队协作魅力和记忆极限挑战,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热烈参与,现场欢声雷动。另外,通过“Stroop小挑战”等科学设计的游戏,学生们不仅享受了乐趣,还学到了实用的情绪管理方法,助力其健康成长。活动紧扣情绪调节、团队合作、记忆力提升、思维拓展及自我认知等核心主题,旨在普及并强化这些关键的心理素养。此次游园会不仅是一次心灵的盛宴,更是一次成长的契机,期望每位参与者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增强心理韧性,以更加坚韧和灵活的心态,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茁壮成长。

维持良好沟通,学会深度“玩耍”,不仅是今天活动的主题,也是同学们成长的必修路。希望“情暖惠东”心理服务队和同学们都能在此次活动中学有所成,谱写自己的蜕变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