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大学子三下乡:入乡送法暖民心,普法行动助力乡村法治建设
(通讯员 李家璇 卢怡含)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7月6日,郑州轻工业大学政法学院“青春‘政’行动 普法正当时”普法志愿服务队前往濮阳市台前县清水河乡清东村,开展暑期“三下乡”普法活动。
普法春风吹,法治花开遍
普法队员们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来到村中街道,手持精心制作的法律宣传单挨家挨户的向村民们进行普法宣传。普法队员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他们讲解禁毒法相关内容,如毒品带给自身、家庭、社会的危害,并结合实际向村民介绍新型毒品的种类以及如何识别毒品伪装的小妙招。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之路绝不可“毒”行,识毒、拒毒、防毒至关重要,禁毒工作需要所有人的参与,才能建设健康无毒社会。普法队员了解到村里以老年人和小孩子居多,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意识较差,对一些非法信息鉴别能力不强,容易遭到不法侵害,对此普法队员介绍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网络诈骗的主要手段,针对网络安全法如何保护隐私,预防个人信息泄露是关键。
(图为普法队员向群民讲解毒品危害。李家璇 摄)
法治宣天下,普法润人心
“毒品是什么?”“常见毒品有那些?”“国际禁毒日是那天?”在室内大讲堂中,随着问题的提出,村民和小朋友们热情极高,积极讨论,普法队员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并对禁毒法进行深入展开,强调了远离毒品对个人和家庭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由浅入深的讲解使得村民们能够清晰理解并掌握宣讲内容。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普及和宣传将“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位村民和小朋友们的心中,切实筑牢“健康生活,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思想防线。普法队员还通过播放动画小视频的方式吸引小朋友学习的乐趣,以此引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话题,并邀请小朋友们发表自己对此法的看法。运用典型案例分析,介绍了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规定,使村民更加了解如何预防和制止对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更要对校园霸凌坚决说“不”!
(图为普法队员向课堂小同学提问画面。李家璇 摄)
在知识竞答和“我是小法官,公正来判案”环节,普法队员就宣讲的重要内容提出问题,考察小朋友们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这一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小朋友们积极举手,争相作答,将所学的知识实际运用起来,进一步深化了小朋友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并在生活中主动加以重视。
此外普法队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出台的内容和重大意义,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要将爱国主义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使小朋友们对爱国主义精神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和深入了解,激发爱国情怀,培养爱国意识。
(图为普法队员向课堂同学们强调爱国主义内涵。李家璇 摄)
普法护民安,法治保安宁
活动现场还设立法律咨询台和活动展板,村民们被吸引过来,怀着好奇和期待向普法队员们前来咨询,普法队员们为村民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小朋友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尤其是针对校园霸凌问题提出了心中的疑问,如起绰号、被孤立等等,对此普法队员表示遇到这种情况需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如果情节更加严重需要及时报警处理。此外也有家长参与进来了解,未成年人保护不仅是家庭层面的事情,更是学校和社会层面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未成年人成长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通过面对面交流,村民们增强了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图为普法队员向家长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 李家璇 摄)
“青春‘政’行动,普法正当时”普法志愿服务队在此次为期一日的普法活动中,深入乡村,与广大村民们面对面交流,将法律送到田间地头。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开展形式涵盖了村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村民们对法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身权利和义务有了更清晰的理解,所发放的宣传单在村民间得到广泛阅读与讨论,许多村民表示将把学习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在往后将继续加强法律学习,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图为普法队员合影留恋。李家璇 摄)
作者:李家璇 卢怡含 来源:郑州轻工业大学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