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社会大课堂中用心感受“中国力量”,引导和帮助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养成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4年7月16日在村委会集体干部的带领下,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团委学生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对临江村老党员及空巢老人进行了走访慰问。
一、访红色基因,续红色血脉
艳阳高照,明亮热烈。大家带着精心准备的慰问品走访慰问了五户老党员。老党员们均年事已高、至耄耋之年,他们从艰苦中走来到朴素中度过晚年,他们头发斑白却仍然奔走与于田间;他们历尽艰苦、珍惜当下,他们饱受疾病的折磨幸有信仰支撑;他们不善言辞,沉默时眼中泪光下红色血丝过于夺目,然而讲到信仰他们神采飞扬无比坚定与自豪;他们生活艰难困苦却写下“不忘党恩万事全,生日快乐享百岁”。

图为实践队员前往慰问老党员 张永倩 供图
走访慰问时有一位已到高寿之年的老党员还在他所管辖的田间奔走,听闻队员们去看望他时立即匆忙赶回家中。拥有51年党龄荣誉的他陪着祖国母亲曾走过一段艰难困苦的日子,而今他的住所依旧质朴、整洁,完美诠释了“简朴生活,高尚精神”的深刻涵义。他与队员们交流时热情洋溢、笑容满面诉说着他曾经走过的岁月,虽然他已经80多岁,但心态却如30多岁的青壮年。他的言辞中满是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与细致叮嘱,当今时代大家作为新一代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珍惜和把握当下,勤勉致学,不负韶华、不负党,其中一句“我坚信我国的三面旗帜:国旗、党旗、军旗将会永远飘扬在世界的最高峰”,这种矢志不渝的信念不仅深深地烙印在队员们的心中,也更加坚定了大家的奋斗决心。

图为实践队员慰问老党员 刘万理 供图
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吾辈青年当自强。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生于当今盛世当知感恩,努力学习,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向老一辈共产党员学习,继承先辈们的优良革命传统和崇高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和临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起慰问老党员 刘万理 供图
二、空巢不空心,真情送温暖
慰问完老党员后,队员们跟随着村干部的脚步走进了空巢老人家中。他们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他们疾病缠身却热情满满;他们形影相吊却积极向上;他们看到队员们时眼神中满是开心与感激。队员们走访中了解到一对伉俪情深的老夫妻。他们无儿无女、两人相依为命,老奶奶已因病魔而变得弱不禁风。老爷爷说:“我有退休金,只要身体还行就坚持种地,土地是中国共产党用命换来的,坚决不荒废每一片土地,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了,特别感谢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从交谈中,队员们体会到他们用坚定的毅力与乐观的心态战胜了现实的艰难。心怀信仰,感党恩,乐观顽强等内生力量激励着队员们,将来会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图为实践队员看望空巢老人 张永倩 供图
接着队员们连续慰问了剩下的四户空巢老人,其中一户老人让队员们记忆尤为深刻。家中仅剩他一人,年迈的他听力功能严重衰竭,在交谈中他特别回避队员们的询问,常以沉默应对,眼中满是无助。队员们深受触动并深刻认识到走进空巢老人家中,倾听他们的心声、用行动温暖他们的心灵、用关心填补他们对爱的渴望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的开展,潜移默化的增强了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当代青年,要有砥砺不怕苦、能吃苦、不畏艰险、不惧风雨的精神,关键时刻扛得了重担、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在披荆斩棘中开辟新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新业绩,用奋斗绘就亮丽的青春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