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湖工商学子“三下乡”|品悟传承精神 开拓创新之道

发布时间:2024-07-18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了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近日,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凤凰于“非”,“遗”见如故实践队在罗茜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挖掘凤凰古城的非遗文化和独特魅力,以亲身体验品蜡染之美,以交流访谈悟传承之道。
  图为团队抵达时与熊老在蜡染坊前的合影
  烈日下,团队来到了熊氏蜡染坊,在熊老女儿和儿媳的耐心讲解和传授下,团队成员认真聆听并细致地完成每一道工艺,拥有美术功底的团队成员杨乐,刘怡婧更是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从开始的画初稿、融蜡、画蜡、染色,再到腿蜡、晾干,这一整个过程花费近五小时,足以体现其工艺之复杂以及传承之不易,正因如此,非遗传承才成为难题,而熊老这么一画便是几十年,对他的敬佩之感油然而生。
  图为团队成员完成蜡染作品后与传承人的合影
  午后,待作品晾干之际,团队成员与熊老及其传承人(其女儿,儿媳)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交流。在其中,熊老讲述了关于自己与蜡染缘起的故事,做蜡染时遇到的些许难题,自己年轻时候着迷于蜡染的经历,还介绍了许多因为蜡染而结识的朋友和他们之前有趣的故事,以及将蜡染作为毕生事业下对人生的感悟和影响。通过听讲记录团队成员深切体会到了他内心对做蜡染的热爱与坚决。而后,在与蜡染传承人的交谈中他们提到了更为创新的思路。熊老一生仅用铜刀传承非遗,他的传承人则以新时代视角融合现代元素,打造别样的传承之道,即创办非遗体验式民宿,实现“旅游+非遗+民宿”一体化,贯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传承之路,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了更有益的思路,在让游客更为便捷地了解蜡染文化的同时,民宿的建立也为自己带来乐观的收入,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提高凤凰人民的幸福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引发了团队成员无尽地赞叹与深思。
  图为团队成员与熊老进行交流访谈
  在此次活动中,团队成员在体验中感悟非遗文化传承之不易以及每一位非遗传承人的奉献与伟大,也看到了新时代的浪潮助推着非遗文化以更为创新的方式传承发展,以及这种趋势下对当地居民经济水平,对当地地区发展,以及对国家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连带促进作用。下一步,团队成员也应当厘清新时代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让新时代成为促进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引擎,让非遗文化与时俱进。
  [通讯员:付灵 杨乐 黄菲林]
  [指导老师:罗茜 何举文]
  [责任编辑:黄菲林]
作者:付灵 杨乐 黄菲林 来源: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
  • 湖工商学子“三下乡”|品悟传承精神 开拓创新之道
  • 源头活水清矛盾,枫桥治理焕新颜
  • 源头活水清矛盾,枫桥治理焕新颜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7月17日,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 07-18
  • 寻根追源与光相伴——聚微“城”光科普 志愿服务队富强社区科普宣讲
  • 三下乡|成都东软学院“智创未来”队开展“推普传乡音,支教践初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 福建农林大学“绿岸禹行”河小禹专项实践队赴漳州市云霄县竹塔村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 广工学子百千万工程:爱心送暖,智慧伴行
  • 石大化工院“三下乡”:乡土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民族实践团举行线上结对交流仪式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