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激发新时代乡村文化活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7月14日,在经贸学院会展专业系主任关晶和小经心实践队指导老师黎静的率领下,小经心实践队踏上探索黎家塘村历史文化之旅,深入黎家塘村,于村中见证岁月沧桑的古树下,与数位白发老者促膝长谈,开展深入访谈,共同揭开这座古村落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序幕。
一、听TA讲述:古树参天,传统民俗熠熠生辉
古树参天,传统民俗熠熠生辉。老人们纷纷回忆起黎家塘村的传统习俗。据刘大爷介绍,农历八月十五“降犀牛”是黎家塘村独有的请神仪式,青少年们参与其中,通过吟唱神秘的“降犀牛”词,试图召唤犀牛之灵附身。若成功,少年们将化身为犀牛,展现出一场别开生面的“战斗”,场面震撼,寓意着力量与勇气的传承。
黎家塘村还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民俗。年初三的上灯日,家家户户挂灯添油,祈求新的一年光明与繁荣;清明节的拜太公仪式,族人共聚一堂,缅怀先祖,祈求家族兴旺。访谈内容丰富,生动展现了黎家塘村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地方风情。这些传统民俗不仅展现了黎家塘村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提供了一处感受传统文化的温馨港湾。
二、听TA讲述:民谣传情,黎家塘古韵悠悠
深入访谈中我们还聆听到了黎家塘村独特的传统民谣。龙爷爷轻轻哼唱起“鸡公仔尾弯弯,我做人新抱咁艰难,早早起身都话晏,睇人地新抱就心欢畅啰...”,旋律中满是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这些民谣不仅是村民们情感的寄托,更是乡村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民谣为媒,讲述着黎家塘的变迁与故事,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继续传唱,焕发新的生命力。
三、听TA讲述:古村青砖井,岁月润无声
探寻这座民居布局独具特色的古村落的魅力。黎家塘村,作为白云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其古建筑群尤为引人注目。古宅错落有致,青砖灰瓦间透露出浓厚的历史气息。每一座古宅都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故事,是村民世代传承的宝贵财富。小经心实践队成员在老人的讲述下,细细品味着这些古建筑的独特韵味。村中的一口古井也引起了实践队的浓厚兴趣。古井历经风雨沧桑,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黎家塘人。老人们围坐井边,讲述着老人小时候对于古井的独家记忆,以及它与村民生活的紧密联系。古井不仅是村子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村民情感寄托的象征。
四、听TA讲述:黎家塘村特色手工艺
在访谈中挖掘到黎家塘村的手艺,老人介绍到“牛屎箕”和纸鸢(风筝)是黎家塘的特色手工艺。牛屎箕以其坚固耐用、容量大受到农户青睐,翻转竹箕底朝天仍能承受跳跃而不变形。而倒吊葫芦造型的纸鸢是黎家塘村独有的造型独特的手工艺品。不仅形态独特,更在秋收后的田野上空翱翔,风吹弓弦发出的清脆声响,如同欢快的乐章,为乡村增添一抹亮色。这些独特的手工艺品,作为黎家塘村悠久历史的璀璨见证,不仅承载着世代村民的记忆与智慧,更蕴含着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的无限可能。
古树下,古稀老人深情的话语犹在耳畔回响,那些关于古村历史文化的点点滴滴,照亮了小经心实践队员们的心田。这次深入古村的探访,不仅让我们领略了黎家塘村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赋予黎家塘村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