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学“e伴什邡,语织乡梦”实践队顺利完成在什邡市仁和村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紧密围绕乡村振兴主题,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育活动,有效促进当地儿童的全面发展,并对地方教育进步与传统文化传承产生积极影响。
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启迪乡村儿童心灵实践队深入挖掘什邡市的茶文化资源,创新性地开设系列特色课程。小朋友们通过亲手泡茶、品味茶香的过程,深入了解家乡茶文化的内涵,并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用英语讲述茶文化故事,录制视频向世界展示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书写四季,承续文脉”课程将书法艺术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孩子们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也领略了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亲手制作的传统漆扇更是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完美结合。

铭记历史,提升防灾减灾意识针对什邡市的历史背景,实践队特别策划“什邡记忆:灾难中的坚忍与希望”系列课程。通过生动的讲解、互动游戏和地震演练,孩子们深刻理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增强珍爱生命、勇于面对困难的意识。同时,地震主题歌曲《爱与希望》的教授,让孩子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爱与希望的力量,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心理韧性。

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全球公民素养为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实践队开设跨学科融合课程,涵盖英语、地理、历史、心理等多个领域。在“揭开心灵的面具”主题英语课堂上,孩子们通过观看电影、参与心理测试等活动,学会自我认知与人际交往的技巧。而在“观世界之美,展和平之翼”课程中,志愿者们以玫瑰为媒介,引导孩子们制作玫瑰积木并学习世界地理知识,激发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此次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不仅为仁和村的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也促进当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实践队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实践经历作为宝贵财富,继续传承志愿精神,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他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共同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与发展。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西南交通大学“e伴什邡,语织乡梦”实践队成员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编织更加美好的教育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