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教科院全心全益赴东至县“田园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一系列心理团辅活动
播种梦想,共筑未来
——“梦想征程”团辅活动顺利开展
李韵馨 王仪静
摘要: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全心全益赴东至县“田园课堂”本科生实践团队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开展“梦想”主题心理团辅。
摘要:心理健康、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团辅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教科院全心全赴东至县“田园课堂”本科生实践团队于7月16日在泥溪镇元潘村成功举办了一场以“梦想启航”为主题的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旨在搭建一座连接孩子心灵的桥梁,助力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探索自我、发掘潜能,塑造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此次“田园课堂”心理团辅活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和趣味游戏,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表达自我的平台,还引导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管理情绪,以及如何在团队中相互支持、共同成长。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积极参与,展现了他们天真烂漫、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在团辅活动开始前,志愿者李韵馨通过几组图片和文字,激发了孩子们对于梦想探索的好奇心,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分享他们关于梦想的看法。有的孩子表示: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人名教师,像老师一样走上讲台。还有的孩子表示: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守护祖国和人民。孩子们用质朴和纯真的语言诉说着他们的梦想,这些反映了孩子们对于祖国的热爱和未来生活的热情。

志愿者给孩子们上心理团辅课(安徽师范大学 蔡玮洁 提供)
志愿者李韵馨精心策划了“梦想花园”与“梦想桥梁”两大创意环节,旨在引领孩子们深入探索自我本质、明确梦想愿景,并规划实现路径。活动中,她引导孩子们运用色彩斑斓的画笔,在空白的画布上构建起个人的“梦想花园”,每一朵精心绘制的花朵都象征着孩子们心中独一无二的梦想,整个画面绚烂多彩,生动展现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随后,李韵馨巧妙引导孩子们转向内省,思考通往梦想花园的必经之路——“梦想桥梁”。她鼓励孩子们在桥上绘制出当前自我与梦想之间可能存在的障碍与挑战,作为自我提升与成长的指引。孩子们积极响应,有的桥梁上描绘着“需增强勇气与坚韧”,有的则写着“追求毅力不懈”,更有孩子直白地表达“坚定目标,无畏前行”。这一系列生动的创作,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自我认知的深度,也激发了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孩子们在纸上绘制自己的梦想花园和梦想桥(安徽师范大学 蔡玮洁 提供)
最终,志愿者李韵馨引领孩子们步入了“梦想演说家”的精彩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与志愿者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他们纷纷敞开心扉,勇敢地站上了舞台,成为自己梦想的讲述者。活动现场,孩子们依次上台,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分享着各自的梦想蓝图与成长足迹。他们的演讲虽显生涩,却饱含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蓬勃朝气,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志愿者们坐在观众席中,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每一个关于梦想与希望的故事,不时报以赞许的目光与鼓励的掌声。这份来自心底的共鸣,让志愿者陈凤茹感慨万千:“孩子们怀揣的梦想,无论是成为教书育人的园丁、救死扶伤的医者,还是保家卫国的战士,既纯净又崇高。”

孩子们在台上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梦想(安徽师范大学 蔡玮洁 提供)
支教活动,其深远意义远不止于知识的传递与文化的播种,它更是一场心灵的灌溉,于孩子们的心田悄然播撒下梦想与自信的种子。此次精心设计的梦想团辅课程,如同一股清泉,有效激发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成长潜能,为他们的成长之旅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照亮了通往未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