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人工智能进校园:四川文理学院“三下乡”点亮乡村科技梦

发布时间:2024-07-1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中国青年网万源7月10日电(通讯员 徐淋琳 姜雨洛)
四川文理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紧跟时代步伐,热情响应号召,精心组织了一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该团队奔赴达州市万源市石塘镇,展开了一场主题为“红旅万源传薪火,科技赋能展宏图”的暑期实践活动,旨在将红色文化的薪火相传与科技创新的力量相结合,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
图为团队出发前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京 摄
在活动的首日,四川文理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的“三下乡”团队成员与四川省达州万源市石塘中学的初二年级学生热情互动,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小制作活动。在活动现场,团队成员不仅通俗易懂地为学生们讲解了小制作的基本原理,并且在组装过程中团队成员耐心指导,学生们兴致勃勃,大家共同动手,制作了遥控四驱车、太阳花小时钟、简易木板电风扇等科技作品。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激发了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播下了科技创新的种子。
图为团队成员协助同学们完成科技小制作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京 摄
图为同学们进行作品展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欣 摄
图为同学们组装遥控四驱车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欣 摄
在“三下乡”活动的精彩篇章中,四川文理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的团队成员为四川省达州万源市石塘中学的初二年级学生精心打造了一堂妙趣横生的数学课堂。团队成员巧妙地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生动的生活实例,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游戏和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引领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数学的奇妙与实用。课堂上,学生们热情高涨,思维火花四溅,他们在互动中不仅锻炼了逻辑思维,也增强了团队协作的能力。这场趣味数学之旅不仅刷新了学生们对数学的认知,更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热爱学习的种子,为他们的全面成长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图为团队成员开展趣味数学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欣 摄
 
图为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欣 摄
在“三下乡”活动的AI体验课上,四川文理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的团队成员为四川省达州万源市石塘中学的初二年级学生开启了一场智能科技的探索之旅。课堂上,学生们依次体验了三种不同的AI工具——文心一言、通义万象和Suno,每一种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人工智能的魅力。
首先,文心一言以其精湛的语言处理能力让学生们惊叹,它能够理解和回应人类的语言,展现了AI在交流互动中的巨大潜力。接着,通义万象以其图像识别和生成的技术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他们通过这个工具体验了AI在视觉艺术领域的创造力。
最后,Suno以其独特的音乐创作功能成为了课堂的亮点。学生们见证了Suno如何将简单的旋律和歌词编织成完整的歌曲,这一过程不仅展示了AI在音乐创作上的才华,也让孩子们对人工智能的艺术潜能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堂融合了文心一言、通义万象和Suno的AI体验课,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科技世界的无限好奇和探索欲望。
图为团队成员在讲解通义万象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欣 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讲解Suno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欣 摄
随着“三下乡”活动的圆满落幕,四川文理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的团队成员与四川省达州万源市石塘中学的初二年级学生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在这段短暂而充实的时光里,我们共同见证了知识的传递、科技的启迪和情感的交流。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乡村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技与梦想的大门,也为团队成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我们坚信,这次“三下乡”活动种下的种子,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结出硕果。让我们携手前行,继续为普及科学知识、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的美好篇章。
图为团队成员与学生们的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京 摄
作者:徐淋琳 姜雨洛 来源:四川文理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 乡村振兴新篇章 资助政策助学行——“梦想起航”社会实践服
  • 蓝布绘梦,非遗寻根
  • 蓝布绘梦,非遗寻根
  • 7月14日上午,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汇爱”三下乡赴温江“温沁比玉,润物泽江”基层服务践行团齐聚金星村染空寺蜡染艺术院,与川北医
  • 07-14
  • 重庆理工大学2024年“士继先锋”研学班赴四川蒲江铁牛村开展
  • 重庆理工大学2024年“士继先锋”研学班赴四川蒲江铁牛村开展
  • 兰州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粮安传声,爱农筑梦”粮安宣传
  • 湘潭大学学子为高岭社区教育关爱注入青年力量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