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安徽凤阳小岗村这片炽热的土地。我们满怀着对乡村振兴的一腔热忱以及对红色文化传承的重大责任,来到此地,与当地师生一道,开启了一段深度交流的征程。

甫抵小岗村,我们旋即被此地浓郁的红色氛围所环绕。这里曾是中国农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发祥地,1978 年的“小岗村大包干”在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怀揣着敬畏之心,仿若穿越时光的长廊,去体悟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永不熄灭的火种。
在小岗学校,我们举办了一系列的科普讲座。陈欣茹和陈欣艺两位同学引领着孩子们再度重温红色历史,亲身讲述那些仿佛凝固于教科书之上的革命故事。孩子们兴致盎然地聆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向往的熠熠光芒。我们期望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能让他们深知革命先辈的不懈拼搏,以及当下我们所享有的幸福生活是何等来之不易。

紧接着,庄宇航同学带领孩子们唱响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红歌。铿锵有力的歌声在小岗学校的操场上空回荡,引发了孩子们的强烈共鸣。他们虽年纪尚幼,却对这些歌曲演唱得热火朝天,仿佛要将那份革命豪情一并传承下去。我们也不禁伴随着这歌声,感受到那份红色基因深深烙印在心底所带来的震颤。
此外,我们还向孩子们传授了漆扇制作这一源远流长的非遗技艺。这是一种凝聚着中国人智慧与匠心的传统手工艺。我们一丝不苟地讲解每一个步骤,引导孩子们亲手制作漆扇,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体悟手工艺的迷人魅力。望着孩子们专注且虔诚的神情,我们深切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通过这样的交流互动,我们期望能够使他们对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认知并予以认同。

在与当地师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亦收获了诸多宝贵的经验。他们热情友善、好客至极,主动与我们分享小岗村的发展进程和当地的教育现况。我们倾听着他们的肺腑之言,也诚恳地表达了自身的观点和建议。这种真挚恳切的交流,使得我们彼此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增进了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尊重。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让我们领略了小岗村的红色文化,更是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激发了我们的责任感。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交流,我们深切感受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至关重要性。我们也明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物质方面的支撑,更需要文化层面的传承与交流。

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义务守护好这份珍贵的红色记忆,使之薪火永传。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坚守对乡村、对红色文化的热忱,凭借自身的行动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