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日,为了深入了解寿县楚文化、豆腐文化,提升团队成员对寿县历史的了解,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赴寿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近日探访了安徽楚文化博物馆。
寿县,作为历史悠久的名城,曾是多个古代国家的都城,并且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公元前241年至前223年,楚国在此设立都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自20世纪以来,寿县及其周边地区陆续出土了重要的楚国墓葬,为研究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图1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青铜器展品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自1958年成立以来,一直是楚文化的收藏、研究和展示的重要场所。馆内收藏的文物超过一万件,其中涉及楚文化的文物有700余件,包括230件国家一级文物和2200余件三级以上文物。这些珍贵的藏品,如楚金币、汉八龙金带扣、越王者旨于赐剑、羊首尊等,不仅展现了楚文化的深厚底蕴,还见证了楚文明的辉煌历史。2009年,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并被授予4A级景区称号,进一步确立了其在文化交流和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实践团队参观了一楼展厅,主要展示了安徽楚文化的重要文物,特别是楚大鼎等国家一级文物。这些珍贵文物于1933年和1938年在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幽王墓出土,为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团队成员对楚大鼎的造型和铭文进行了细致观察,感叹其工艺之精湛。
二楼展厅聚焦于寿县的文明史与寿春文化,通过展品让团队深入了解楚国的历史及其文化特色,以及楚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多媒体展示与互动设施使历史生动易懂,展品包括陶器、青铜器等,展示了楚国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人员还分享了楚国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互动,激发了团队成员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浓厚兴趣。
图2 团队成员在仔细欣赏展品
楚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多元的文化内涵和卓越成就与中原文化齐名。楚国的东进促进了江淮地区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形成了以寿春为中心的江淮楚文化。
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寿县成为豆腐发源地的历史背景。博物馆展示的古代豆腐制作工具和工艺,引发了团队对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与保护的深刻思考。
结合博物馆之行和对寿县作为豆腐之乡的认识,队员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楚文化、豆腐文化等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参与。
图3 团队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楚大鼎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