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7月2日至5日,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医精诚”实践团赴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以“乡村振兴 青春笃行”为主题,结合安徽“北华佗、南新安”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以爱心支教、医疗服务、走访红色基地、慰问脱贫户等活动为主要内容,切实开展社会实践。

图为“大医精诚”实践团队员与当地小学生在程庙村党群服务中心合照。通讯员 王子惠 摄
爱心支教促成长,医药文化播健康为助力乡村教育文化建设,实践团于7月3日上午赴程庙村党群服务中心,针对当地小学生开展爱心支教活动,传播中医药文化。影像动画播放、急救知识宣教、心肺复苏技能展示等,让学生们了解“黄金三分钟”,加强学生们的急救知识储备,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有应对解决方法。中医药知识宣讲、品尝山楂和制作香囊等活动,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了中医药文化,亲身体验中医的神奇之处。现场中医药知识问答、中药辨识等互动环节,让学生们更深入的了解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同时增强了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认同。制作香囊环节,调动积极性的同时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本次活动寓教于乐,让乡村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领悟医药文化之美,加强文化自信。

图2:实践团队员向小学生讲解做香囊的步骤,并上手指导。通讯员 吕俊浩 摄
青山埋忠骨,翠柏慰英灵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缅怀革命先烈,7月3日,安徽中医药大学团委党支部与下楼镇程庙村党支部共建,组织实践团队前往程庙村烈士陵园开展党纪教育活动。高大的纪念碑巍然耸立,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负责人介绍了淮海战役中烈士们英勇奋战、无畏牺牲的革命历史之后,全体队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烈士纪念碑鞠躬致敬。望向墓碑上的一行行文字,仿佛能跨越时空,回到那段峥嵘岁月,战场风起云涌,刀光剑影,先辈们为保和平卫国家而英勇捐躯。“大医精诚”实践团队员们被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历史情感与个人成长相结合,赓续中华民族气节血脉。

图3:实践团队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向烈士墓碑鞠躬,表示自己崇高的敬意。通讯员 徐俞乐 摄
“医”如既往,不忘初心在响应国家号召,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健康理念的背景下,7月4日实践团成员在程庙村党群活动中心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自身经验,依托学校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在带队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开展了一场中医药文化特色体验活动。程庙村当地村民亲身体验中医推拿、艾灸等多种中医药文化特色体验项目,活动现场艾灸的烟熏和中药香囊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热闹而有序的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村民们对中医的治疗方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也提高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的关注。实践队员们耐心倾听村民们的健康问题,仔细解答疑惑,并根据各自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给予合适的建议,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关爱和温暖,增强了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信任和认同。

图4:实践团队员为当地老年人测量血压、血糖等服务,同时对他们的问题耐心倾听并仔细解答疑惑。通讯员 王凯 摄
关爱脱贫户,温暖在行动实践团还进行了脱贫户走访活动,了解当地村民脱贫后的新生活、新需求、新问题、新意见。队员们为脱贫户家庭带去了基本生活物资,深入了解当地居民脱贫后生活的改变,村民们热情地与实践队员们交谈,此次走访进一步激发同学们未来继续参与社会服务的决心,努力学好专业本领,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动能。

图5:实践团去脱贫户家中送去基本的生活物资。指导老师在进行慰问的同时给当地居民的手中递去物资。通讯员 王子惠 摄
本次三下乡活动,安中医学子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将乡村振兴、劳动教育、文化传承与中医药文化有机结合,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医精诚”实践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