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5日,由四川文理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师生组成的“三维绘梦,云启万源”乡村振兴践行团利用暑假期间踏上了前往万源市石潭镇的旅程,以期通过实地调研、采集数据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式。由不同专业组成的大学生团队抵达石塘镇后他们携带采集工具,在当地进行了深入的数据采集和实地调研,此次采集的数据主要是当地的特色风景与知名景点。通过调研当地地形地貌、实际生产情况,结合数字建模技术,对城镇及文化遗址进行了数字化建模,构建云上资源平台。在调研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不仅领略了石塘镇的自然美景,更体验到了淳朴的乡村生活。他们发现,尽管这里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丰富,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科学的规划,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团队成员们克服了交通不便、环境复杂等困难,展现了极高的适应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白天与当地村民深入交流,通过与村民们的交谈,他们了解到当地景点信息和居民生活状况。晚上则分析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分享自己的收获与见解,准备第二天的行程,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思考如何平衡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对如何实现旅游业与乡村发展的和谐共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次乡村实践活动不仅让每位成员都有机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增进了同学们对乡村发展的认识。经过一周的努力,团队成员们收集了大量数据。通过调研也发现当地老百姓对于石塘镇的古建筑、文化遗址的保护意识不强;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够;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通过这些发现,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在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后,团队成员提出乡村旅游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承和环境的保护,通过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式,可以实现旅游业与乡村发展的双赢。此外,他们还建议加强对村民的旅游服务培训,提升游客的体验质量,同时通过合理的规划,减少旅游对当地环境和社区的负面影响。这次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对于团队师生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对乡村旅游资源的调研,更是一次与乡村心灵相通的旅程。它让大学生们走出了象牙塔,深入到乡村的真实生活中,体验到了乡村的美丽,也感受到了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次经历无疑将成为他们宝贵的人生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整个团队更加明白了乡村旅游的意义。它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更是生活方式的展现,是文化价值的传递。此次“下乡”,四川文理学院师生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石塘镇带来了希望和亮点。他们的努力不仅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也为他们自己的青春岁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讯员 谭力川 苟祥齐)

图为全体成员出发前合影。 姜慧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采集数据。 张庆舟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向杉林湾村党群工作中心了解情况。 姜慧 供图
图为杉林湾村党群工作中心工作人员为同学们介绍当地特产。张庆舟 供图
图为杉林湾村党群工作中心工作人员为同学们介绍村史。 孙雨婕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