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精神,组织青年学生深入乡村,特别是学校定点帮扶万源市的固军镇大桥村和石塘镇杉林湾村,运用专业知识开展科技支农等活动。四川文理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红旅万源传薪火,科技赋能展宏图”乡村振兴促进团于7月5日赴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开展科技支农活动。(通讯员徐淋琳 何希)
动手创科技,匠心筑梦想活动当天,校园内洋溢着浓厚的科技氛围。团队成员带着精心准备的教具和实验器材,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盛宴。讲堂上,团队成员们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科技的基本原理、最新发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活动中,最具亮点的环节莫过于互动实验和动手制作环节。同学们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亲手操作了简单的太阳花时钟、遥控四驱车、电动风扇等科技小制作,不仅加深了对科技知识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的热情。特别是当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成功运行时,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图为团队成员在石塘学校开展科技小讲堂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京摄
此次科技讲堂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师生们的高度评价。学校负责人表示:“团队成员带来的科技讲堂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这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团队成员表示将会继续致力于科技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工作,为更多的青少年提供学习科技、探索未知的机会和平台。相信在科技的引领下,未来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和精彩。
铭记万源烽火,传承红色荣光在充满活力与好奇心的初三年级,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讲堂”在石塘学校热烈的展开。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讲述达州万源地区的红色历史故事,让初三的同学们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青春力量。
讲堂伊始,团队成员以一段精心制作的视频为引子,将同学们带入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视频中,万源的山川大地仿佛被历史的洪流所洗礼,而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图为团队成员在石塘学校开展红色讲堂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京摄
随后,团队成员以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万源保卫战、固军坝起义等历史事件。通过讲述红军战士们如何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持战斗,如何与万源人民携手并肩共同抗击敌人,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活动特别设置了游戏和问答环节。在游戏环节中,同学们通过一些中国近代史的名词解释,加深了对历史的认识。这些游戏不仅考验了学生们的智慧和,还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问答环节则更加紧张刺激,学生们积极举手抢答问题,展现出对红色知识的浓厚兴趣和扎实掌握。
在讲堂的尾声,团队成员引导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和不易,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同学们也表示要将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红色讲堂”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文化教育机会,也让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激发了爱国情怀和青春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同学们将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万源市石塘镇石塘学院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欣摄
当最后一缕阳光温柔地拂过石塘小镇,科技与红色的光辉在这里交织出一幅动人的画卷。科技支农的实践活动,如同播种希望的使者,将知识的种子深深埋入孩子们的心田,预示着未来的乡村将因科技的力量而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红旅万源传薪火,科技赋能展宏图”志愿服务队的团队成员们,以青春之名,践行了服务社会的崇高使命,成员们的身影成为了乡村振兴道路上最亮丽的风景线。愿这份科技与红色的交融,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引领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到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在未来的日子里,共同期待乡村因科技而振兴,因红色而更加辉煌的壮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