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同游鲤鱼溪,共建和谐自然

发布时间:2024-07-0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2024年7月4日,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寻梦红旅,品润农情”调研实践队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了宁德市周宁县浦源镇鲤鱼溪。这是一个传承了八百年“爱鱼、护鱼、敬鱼”文明乡风和“人鱼同乐”的神奇故事的地方。
  图1实践队到达鲤鱼溪
  实践队在县发改局二级主任科员、县科技特派员联席会议办公室傅陈举主任、周宁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兰毓芳站长、郭玉春和张招娟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鲤鱼溪,它的美不仅仅在于自然风光,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这里有着千年的养鱼传统,村民们视鲤鱼为吉祥之物,禁止捕捞,从而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鱼塚、祭鲤鱼文化。走在古朴的石板路上,两旁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每一砖每一瓦都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图2傅陈举主任讲解鱼塚、祭鲤鱼文化
  鲤鱼溪还是一处生态教育的基地,这里的生态环境能保护得如此完好,不仅得益于村民们的世代守护,更是当地政府和社区共同努力的结果。实践队队员高志鸿不禁感慨:“参观鲤鱼溪,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它让我深刻认识到,只要我们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就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就能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人鱼共生系统,触及了生态平衡与和谐共处的深层内涵,,在自然环境中,人类与鱼类乃至所有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人类依赖水体生态系统获取食物、水资源而鱼类等水生生物则在这些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人鱼共生系统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的经典范式。
  图3实践队于鲤想青年广场
  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听了鲤鱼溪的故事后说道:“鲤鱼溪有文化、有传统,可以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当地发展。”鲤鱼溪的发展既保护了生态,又促进了乡村振兴。这彰显了“人与鲤鱼同乐,人与自然同心”的理念!
  信息员/陈苗,王昕新  图/王学栋
作者:陈苗,王昕新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
  • 同游鲤鱼溪,共建和谐自然
  • 同游鲤鱼溪,共建和谐自然
  • 2024年7月4日,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寻梦红旅,品润农情”调研实践队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了宁德市周宁县浦源镇鲤
  • 07-09
  • 救护知识进校园,生命守护在身边——福建农林大学红十字会救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