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贯彻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2024年7月5日,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青年同筑梦,兴农践新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瑞金市江西百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当地大棚产业对乡村振兴发展起到的作用展开调研。
智能水肥一体化,科技惠泽千万家调研发现:农业领域也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蔬菜基地的大棚多采用智能自动化技术,如:自动化的灌溉,自动化铺膜,自动化施肥等。这些先进的技术改善了传统人工浇灌不均的问题,且与传统技术相比,节约了水资源、化肥、人力,实现了农产品产量的翻番。
活动期间,当地负责人还对蔬菜大棚的种植模式、病虫害防治以及灌溉系统就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引进滴灌和喷灌技术以优化水资源的利用,以及应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引进滴灌和喷灌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水量,直接将水送到作物的根部,这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还减少了化肥和人力成本。

智能自动化技术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通过手机或电脑,农民可以实时监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远程调控。
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还为农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保鲜岁月绘华章,农科昌明展宏图项目负责人讲解道,随着食品科技领域的不断突破,新型冷藏保鲜技术成为行业焦点,先进的冷藏保鲜技术可以有效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为产业链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冷藏保鲜技术通过精确控制储藏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最大限度地减缓了果蔬的新陈代谢,从而保持其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项目负责人表示:在采摘蔬菜之后马上运送至冷库,在2-10℃的温度下进行处理,延长保鲜时间,运送至全国各地市场。新型冷藏保鲜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减少了因保鲜不当造成的损失,而且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田间耕耘盼丰收,市间贸易觅佳粮项目负责人在玉米种植田进行了现场教学,向团队成员详细阐述了玉米一株多穗现象的成因及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他强调,这种现象是通过科学选育和精细化管理实现的,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显著影响。 随后,团队成员在负责人的带领下进入大棚,对多穗玉米进行了实地观察和去穗处理实践。在操作过程中,成员们学习了如何准确判断和选择保留的穗数,以及如何有效地去除多余的穗部,以优化植株资源分配,确保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负责人还针对玉米去穗后可能出现的生理反应进行了讲解,并提供了相应的管理建议,如合理调控水肥供应和病虫害防治策略,以确保植株在去穗后能够正常生长,减少不良影响。 通过这次专业的现场教学和实践操作,团队成员不仅加深了对玉米一株多穗现象的理解,而且掌握了相关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技能,为今后在农业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与项目负责人的进一步交谈,实践团了解到江西百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经打造了属于他们的产业特色品牌,农产品通过多种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尤其是上海、北京、广东、深圳等经济发达的一线大城市。多渠道销售模式提升了农产品的影响力,带动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
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和细心讲解下,实践团的每位成员都受益匪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使命,激发他们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热情。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综合素质提升,还能够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