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 | 溯史鉴今追先贤,青年挺膺建新功
追忆革命历史,赓续红色血脉。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7月3日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筑梦兴农”实践服务团在瑞金市开展红色走读活动,凝聚奋进力量,厚植爱国情怀。
踏古寻忠魂,观今扬壮志
为缅怀革命先烈及已故老红军老干部,学习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在瑞金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实践服务团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实践队员们一同走过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瑞金红井、“古樟横斜护叶坪,绿叶轻抚历史痕”的怀弹老樟树、“碧血铸就苏区魂,革命火种永不灭”的二苏大旧址,追忆了“江水滔滔悲壮烈,丰碑代代矗心中”的毛泽覃同志、“赤心献革命,决然无返顾”的刘英同志、“餐风饮露志如虹,倦卧茅丛石作枕,若醉春风”的蔡会文同志。一棵棵古樟树见证岁月沧桑,一间间老房子诉说动人故事。回看百年,一个个朝夕,无数光辉,多少故事,千变万变,惟有饮水思源不能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中央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字字传忠烈,声声颂党恩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红色文化炽热如焰。怀揣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实践服务团前往瑞金市中央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开展红色诵读活动暨七一建党节朗诵。毛主席的《菩萨蛮·大柏地》中,“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的期盼,激励青年共绘绚丽篇章;杨靖宇的《沁园春》中,“丈夫矢志,为复国兴”的壮志,唤醒青年坚定信念、贡献青春力量;罗广斌的《红岩》所言,“做千秋雄鬼,死不还家”的豪情,启迪青年为国家繁荣昌盛勇于奉献。诵读之声字字珠玑,誓言之词深刻心田,缅怀先烈满怀敬意。实践队员邹郅瑶表示:“身为江农学子,我们要做有理想、守信念、不怕苦、敢闯试、爱劳动、勤耕读、向社会、为人民的共大青年。”百年矢志不渝,雄步跨越山河,这些历史印记成为了激励实践队员们前行的精神力量,更激起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

(图为实践队员诵读与倾听红色经典)
祭革命英魂,承先烈遗志
岁月如歌,时光似水。实践队员们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走进革命烈士纪念馆。随后,全体实践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站直肃立,进行默哀仪式,寄托对革命英雄们的哀思,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碑前驻足,队员们仿佛回到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追忆革命先驱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之未来、为中国人民之幸福不畏强敌、挺身而出的大无畏精神。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新时代的青年当勇担时代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不负韶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于纪念厅默哀缅怀革命先烈)
陈延年先生曾言:“少年的肩上有清风明月和国家担当,挑起时代的脊梁。”在红色基地参观、红色经典诵读、革命先烈缅怀中,实践服务团以青春之力传承红色精神,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