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6日,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团委“筑梦红旅”实践团一行踏上了前往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花园镇的征程。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寻访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收复老山战役的退伍军人——潘光尧战士。跋山涉水来到小镇之中,这次采访之行,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学习。
花园镇,一个平凡而又充满红色记忆的小镇。在这里,翠绿的田野间,一座素朴的农舍内,潘光尧战士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举杯饮茶,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毅与深沉。当“筑梦红旅”成员们走进他的家门,一种肃穆的氛围弥漫开来。

“红色精神,是一种信仰,一种力量,也是一种责任。”潘光尧战士开启了他的红色故事之旅。1984年,他年轻时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参与了收复老山战役,见证了战友们的牺牲与奋斗。潘伯伯表示,那段岁月,红色的热血在他们的心中沸腾,激励着他们不断勇毅前行。
“我们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才义无反顾地投身战斗。”潘光尧战士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豁达。在他的身边,一面鲜艳的党旗高悬,那是对党的忠诚与信仰;一本泛黄的战地笔记本静静地躺在桌上,那是对历史的珍视与传承。

“红色精神,不仅仅停留在那段历史的光辉中,更要在当下得以传承与发扬。”“筑梦红旅”成员们深受感动,他们在潘光尧战士的身边聆听,细细品味着红色的力量与情怀。
“我们是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肩负着传承红色精神的使命。”“筑梦红旅”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他们将把潘光尧战士的故事传承下去,让红色的火种在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在花园镇的这个下午,红色的记忆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流淌,红色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熠熠生辉。筑梦红旅的脚步虽然轻盈,但心中却沉甸甸的,因为他们明白,传承红色精神,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红色的记忆永存于心,红色的精神代代相传。”在花园镇的这个下午,筑梦红旅与潘光尧战士的相遇,让红色的力量在心中升腾,让红色的精神在青年的心间生根发芽。愿红色的火种,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燃烧得更加炽热,照亮前行的道路。
红色的力量,永远在路上。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筑梦红旅”实践团
记者:王伟
拍摄:皮圣坤
2024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