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至25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我一定队“实践团队前往武汉市昙华林和胭脂路展开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游客、相关工作人员、汉绣传承人以及民间艺人的采访调查调研汉绣的传承创新发展。

在昙华林这一条街上就藏着3-4家汉绣绣坊,在绣坊中团队成员一起欣赏了汉绣工艺的精美。汉绣工艺的精美确实让人叹为观止,它不仅可以运用在服装上,还可以应用在扇面和手提包等物品上,为这些物品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和文化内涵。除了传统的运用在服饰、家居用品上,现代汉绣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发展。近年来,许多汉绣绣坊推出了将汉绣工艺运用在耳环、手镯等珠宝饰品上的产品,以迎合现代人对于个性化、时尚的需求。这种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做法,既延续了汉绣工艺的独特魅力,又赋予了传统手工艺品全新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这种创新也促进了汉绣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使得这一传统工艺更具有现代时尚感和市场吸引力。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创新显得越发重要,许多以汉绣为基础所创新出来的产品正在逐渐走向市场,以其独特新颖的方式承载着刺绣文化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肖兰的汉绣坊中通过与一个汉绣爱好者进行交谈和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昙华林中已经有许多汉绣绣坊倒闭,且第二代的汉绣艺术馆也已经关闭,这表明汉绣的市场情况不容乐观;在经过对一些店铺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汉绣其实也尝试过与其他新鲜事物联动这一创新宣传方法,例如在昙华林之前有经营过一家与猫咖结合的汉绣艺术馆,但是最后也是经营不善的结果,且汉绣运用于服装、首饰上的价格对于旅游人群来说较贵,只有汉绣爱好者才会对此类产品感兴趣。所以肖兰把民间绣娘的作品都汇集到这里。精致的书签,可爱的虎头鞋、多彩的挂饰,这些来自绣娘的手作精巧生动,价格也合适,收到很多游客的喜爱。她说只有这样汉绣才能进一步走入大众的视野。
汉绣源远流长,精湛的技艺和细致的工艺使得每一件汉绣制品都充满着历史的沧桑和传统的魅力。团队成员能够一起欣赏汉绣工艺,不仅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更加珍惜和传承汉绣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