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许多历史性的变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身为时代的新青年,他们利用寒假时间,返回故乡去观察家乡的变化,体会改革发展带给人们切实的好处。
(一)呼和浩特 站在高处,嘹望远方,杨同学发现,呼和浩特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曾经破败的城市已经焕然一新,快速路和高架桥的建设使得居民的出行更加便捷。同时,城市管道的完善解决了黄沙带来的不便,使得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适。其中,地铁的建设为城市交通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减少了交通拥堵和时间浪费。
图1呼和浩特地铁
走在呼和浩特的大马路上,杨同学发现新型的城市综合服务体——“青城驿站”,为居民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生活服务。这些驿站不仅提供公共厕所,还结合了便民服务、商业经营以及放松休闲等多种功能。通过智能化管理控制系统和除臭设施的应用,驿站保持了高水准的清洁和舒适度。而通过手机App,居民可以随时找到最近的公共卫生间,提高了城市的便民程度。
图2青城驿站
同时,呼和浩特还探索了“以商养厕”的模式,引入了咖啡厅、茶吧、小超市等商业设施,使得这些驿站成为了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通过这些举措,呼和浩特不仅延续了古代驿站的优良传统,更展现了现代城市的活力和创新精神。
(二)赤水 赤水,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充满红色记忆的地方。冉同学深深感悟到“赤水最红”,红色革命的荣耀渗透在这片土地上。坐落在贵州西北,赤水市是黔北通向川渝的重要门户,是贵州省最大的通江口岸。
冉同学回到乡下,惊喜地发现十多年前的简陋农村小屋如今变成了坚固的砖房,国家还为贫困户提供了宽敞的安置房,百姓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回顾过去,农村百姓走在用石块铺成的小路上,雨天更是增添了诸多困扰。突发状况时,医疗难题也因交通不便而愈发突出,村与外界的联系脆弱,许多设施滞后。
图3红色砖房
如今,这片土地充满了变革的气息。农村修建了宽敞平整的公路,老人们可以方便地乘坐大巴车外出,居民的出行得到了显著改善。赤水在发展的征程中,不仅留住了红色的记忆,更为百姓奠定了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一座城市,一个家园,见证着历史变迁,传承着红色精神,绽放着生机与希望。
(三)河南老关村 在太阳升起的光辉下,河南老关村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同学漫步在老关村的马路上不禁感慨,曾经教育资源匮乏的老关村,小学稀缺,且无法提供寄宿服务。孩子们每天穿梭于家与学校之间,存在安全隐患,也令尚未下班的父母牵挂。村中多为留守儿童,上下学的接送成为年迈爷爷奶奶的麻烦。
图4新建小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关村的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同学发现村内新增了小学,学校前还修建了宽敞的广场和篮球场,孩子们在欢笑声中享受更多乐趣。学校规模扩大,为上学不便的孩子提供了寄宿选择,让家长更加安心。不仅如此,村里的道路也经历了蜕变,从泥泞的小径变成了宽敞的柏油路。周围破旧的土房子焕然一新,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为老关村注入了勃勃生机。这片土地正迎来新的希望,教育的光芒点亮了村民的未来。
图5村民自建房
这些变化,带给百姓们切实际的好处,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好处。青年们,享受着发展的好处,接受良好的教育,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回到故乡,为自己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团队:行远队 队长:杨策 队员:周慧玲 黄旭坤 黄婉芝 李浩 冉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