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川康学子三下乡:宣讲党的二十大,青穗携手新征程
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以“青穗筑梦”宣讲团一行10人跟随指导老师汪玉莲前往四川省宜宾市红色教育基地、宜宾市高县庆符镇游鱼村,开展为期7天的“宣讲党的二十大,携手奋进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红色研学、走访调研、理论宣讲、医疗健康知识科普等实践活动。学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开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的宣讲活动和深入乡村社区进行党的理论基层宣讲。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成员自行查阅红色基地背后故事和党的二十大具体内容,进入基地,探寻红色记忆,领悟革命精神,鼓舞青年心灵。引导人们热爱党、热爱祖国,并学习革命精神,将红色使命延续下去。深入乡村社区,挖掘老党员故事,领会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好声音、好政策送进人心里。

图为宣讲团在李硕勋纪念馆留影 陈红会拍摄。
二、
在长江的三江交汇处有一座绵延千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宜宾。少年立志在前方,青春闪耀在盛夏。这个夏天青穗筑梦宣讲团来到这里,我们探寻革命先辈的伟大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的最新理论落地生根。们的伟大事迹,向基层群众深入推行党的创新理论。
登上秀丽的翠屏山,瞻仰着赵一曼烈士英姿飒爽的红衣白马女政委雕像,我们从她的革命历程中去感悟那些藏在“一心一意为革命”背后的家国情怀,爱子情深。走进硕勋公园,挺拔的青松似李硕勋烈士的身姿,他在人间短暂而光辉的二十八载给党和人民留下了永垂不朽的理想信念。曙光在前驱黑夜,决把残生当新生,阳翰笙同志的一生是镌刻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建设新中国,改革开放的一生,在我们的童年里他是《三毛流浪记》的编剧,而在党的成长历程里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革命艺术家。在香樟的绿荫下,三十八名烈士长眠于此,他们是无数为新中国成立、建设、改革付出生命的英雄儿女的缩影。
祖辈万万人耗鲜血染红五星旗,国家亿亿人明宏图铸就华夏魂,在宜宾这片红土之上,珍存的是赵一曼烈士的风骨永存,生生不息;是无名烈士们的忠魂不泯,浩气长存;是战火纷飞击中无数敏感而热血的爱国青年的心;是一代文豪的赤诚信仰,以身报国;是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的民族气节。青春的底色是爱国,我们深切的怀念革命先烈们,并坚定的朝着为民族复兴的方向前进。

图为宣讲团在烈士陵园进行悼念仪式。 陈红会拍摄。
而在宜宾的长江沿岸,还有着一座被誉为川蜀江南的历史古镇,那就是作为中国抗战四大文化中心之一的李庄,走在李庄古镇的青石板上,看着巷子里的旧址建筑,我们可以感知民族危亡之际国内众多青年学子“工以强兵,医以援战,发展教育,培育栋梁,服务社会,强健祖国”的报国志。也仿佛看见了当年以付出一切接纳同济师生避难的李庄人民为无数青年支起的书桌,筑起了文化抗战的铜墙铁壁。在博物馆内我们窥见到李庄的过往,李庄的抗战文化是中华民族百折不屈,敢于斗争的民族精神凝结的果实。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对文化的守护牵系着个人、历史、未来。
我们的下一站,来到四川南缘的宜宾高山里,游鱼村。在当地村干部的组织下,我们开展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宣讲团精心准备了以游鱼村特色产业和人口居住情况的宣讲内容。其中包括《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以中国式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老年人的膳食营养》、《健康体检的重要性》、《慢性阻塞性肺炎的防治科普》。在宣讲结束后,我们帮助村里的老人们激活注册国家的电子医保卡,并为村民们解疑答惑,用实际行动助力国家社会保障建设。随着我们的入户宣讲,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老党员吕爷爷和王爷爷,听他们讲述着过去带领村里搞建设的故事,谈起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后跟随着党的步伐搞建设,搞改革,那些朴实而快乐的岁月。在这里我们也体验了用柴火做饭的乐趣,在活动结束后我们跟随村民们上山采摘包谷体验劳作的艰苦,帮助村民打扫活动场所,感受着当地的乡土人情。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青年担责如同在自己刚起航的人生之舟上加上一块巨石,但人无志向和理想,就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具备责任的重量,我们的人生之舟才能栉风沐雨,行稳致远。所以我们坚信只要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中华民族的血脉里流淌着强大而温柔的红色精神基因足以激励一代代青年奋发向上,以活力点亮前途,为国家烛照世界。以奋斗奔赴远方,为时代激扬青春。

图为宣讲团成员为游鱼村村民激活注册电子医保卡 陈红会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