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澳志愿志愿服务队
推进“生涯成长规划”、“永葆家国情怀”
系列课程,,受到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
“预见”方能“遇见”——自我认知与职业规划课程
为了让同学们对自己有着更加清晰地认识,以便更好的选择自己未来所适合的专业、职业,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澳志愿服务队队员谢颖琳上了一节丰富有趣且很有意义的自我探索认知课。谢颖琳从自我认知的方法、意义等开始讲起,让同学们做了一份有趣的自我评价问卷,分别从好奇性、想象力、冒险性、挑战性,四个角度来进行评价。在课后,学生反馈:这门课非常有意义,让我们更加清晰自己,科学地了解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

图1 谢颖琳老师在与学生互动
接着队员邓伴铱利用三个人生迷宫的小游戏迅速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并分别利用独立探索、小组合作、有效提示的形式带领大家走出了迷宫,“左,左,右,哎呀你走的太多啦!”欢声笑语充满课堂,调动课堂氛围的同时,邓伴铱借此向同学们强调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职业规划的具体含义以及自我认识的多种评价方法,并以短视频与人生价值财富清单的方式带领同学们学习了有关价值观的知识,随后利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带领同学认识了自己的职业兴趣。同学们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有了初步了解,邓伴铱也向大家分享了目前的新型职业并鼓励大家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充实而有意义地度过人生的每一天。
民间文化、妈祖信仰,——文化传承课程
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队友何锦炅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剪纸课,带领同学们共同感受了传统剪纸的独特魅力。何锦炅从民间美术导入,向同学们介绍了剪纸的历史渊源、南北差异和元素构成。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示范,同学们对剪纸的发展脉络和技术要领有更深入的了解。接着带领同学们亲自动手制作剪纸作品,逐步引导同学们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纸上展示独特的艺术天赋。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审美。
妈祖文化是沿海地区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妈祖信仰,是中国沿海地区传统民间重要的信仰之一。南澳岛濒临海洋,有着悠久的妈祖信仰传统。南澳志愿服务队吴嘉滢为南澳中学的同学们讲述了关于妈祖信仰的知识。
通过讲述妈祖的生平、介绍妈祖信仰的发展史、分析妈祖对后世的影响,让同学们对于深入了解妈祖文化。
在嘉滢生动讲解下,同学们对妈祖这一人物的认识不只是局限于影视剧,对于妈祖信仰也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与体会,更体会到妈祖文化作为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意义,值得我们去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