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重走红色足迹之板桥集战斗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3-08-2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了落实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同时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2023年8月23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学子曹紫颜同学返回家乡,赴板桥集战斗纪念馆,重走红色岁月。


        图为雪枫公园入口处全景,板桥集战斗纪念馆坐落于安徽省蒙城县蒙城县板桥集镇雪枫公园,对于参观者而言,可以较为全面地回顾新四军的成长战斗历程,生动再现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四师在板桥集英勇杀敌的情形。


       板桥集战斗纪念碑全景 ,查阅资料可知:纪念馆外建有高11.17米纪念碑,其占地81平方米,寓意“八一”建军节,碑座高3.7米,寓意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碑高11.17米,寓意1940年11月17日板桥集战斗,碑文由腾海清中将亲笔题写。

       图为板桥集战斗纪念馆入口处全景,我怀着庄严的心情,迈着敬畏的步伐,走进纪念馆,板桥集战争发生在1940年11月17日,新四军四师五旅在师长彭雪枫指挥下,与日伪军在板桥集展开了殊死的拼杀,发生了震惊中原的板桥集抗日战斗。整个战斗历时两天零一夜,共击毙日伪军400余人,击毁敌人坦克、汽车19辆,击落日寇“九八”式358号轻型轰炸机一架,取得了辉煌的战,在新四军战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重温红色记忆,披肝沥胆,鞠躬精粹死而后已。彭雪枫将军的英勇大义不仅表现在板桥集的拼杀中,更体现在战斗过程中爱护革命队伍中的每一个同志。1939年,彭雪枫带领军民先后奋战一个多月,开挖两条排水沟,使当地人民免除了多年洪涝灾害。这两条沟,被老百姓称作“雪枫沟”。1939年2月19日清晨,时值春节,彭雪枫为了不影响群众过年,率领部队到村外大洼地早操,到中午才返回。 他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深受军民爱戴。英勇善战的新四军铁骑劲旅,被当地人民称赞为天下文明第一军,为民第一军!老百姓自发来到部队驻地,向彭雪枫敬上一碗水酒,送上一面镜子。这是淮北人民的最高礼节。

      重温红色记忆,接受精神洗礼。1943年8月28日,淮北连降暴雨,当时的四河乡(现属泗洪县双沟镇)圩堤几处决口,彭雪枫得知情况后,立即停止医工会议,带领医务人员赶至老鼋窝,率先跳入水里堵缺口,在军民共同奋战下,终于保住了圩内3万亩良田和2万多人民群众的安全;他尊重知识分子,坚持自己睡门板,把床铺让给因暴雨不能回家的教师;部队行军作战借宿群众家中,他亲自制定“五不走”军规:水缸不挑满水不走,地不扫好不走,门板不上好不走,借东西不归还不走,损坏东西不赔偿、不道歉不走……

       通过实地参观,我还知晓彭将军宁卖马度春荒,也不碰百姓一口粮故事,当地人民对于彭雪枫救民水火的高尚品德交口称赞。为纪念此事,他们公议:由苏廷章、王怀英两位绅士出面集资,由当地文化人士苏有为先生撰文,在镇西门为彭雪枫建立了一座纪念碑,其两侧刻着一副对联:救民涂炭恩泽同山河并寿,益国磐石功勋共日月齐光。近距离感受彭雪枫将军的可歌可泣的辉煌战绩和蒙城人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当真是“血战板桥,气壮山河”!

       重温红色记忆,发扬革命传统,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从历史中学习,我们应当牢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刻苦拼搏精神,体会抗日战争胜利的艰辛历程,进一步学习新四军精神,珍惜现有资源和美好生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理想!“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作者:曹紫颜 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暑期三下乡
  • 暑期社会实践丨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组织暑期社会实践
  • 聚团队之力,谱生命华章
  • 重温百年党史 弘扬清廉正气
  • 重温百年党史 弘扬清廉正气
  • 电力系赴革命基地社会实践小队于8月前往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的甲申史鉴馆进行参观与学习,该馆是以甲申石河大战为背景的中国第
  • 08-24
  • 安工程学子三下乡:走进东至木塔,探索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
  • 河工大学子三下乡: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
  • 革命道路仍在延续
  • 革命道路仍在延续
  • 7月8日至9日,来自常州工学院的师生团队前往常州溧阳进行社会实践,前后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和南山竹海展开社会实践,为此我感悟
  • 08-2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