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深入古村寻纹样,保护传统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18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有一批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建筑逐渐面临着被破坏的问题。7月7日,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传统纹样·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古今对话”实践团队动身前往灌阳县开展传统纹样调查研究活动。
入古村 寻纹样
桂林市阳朔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拥有众多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当地乡村的记忆和传统文化的瑰宝。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许多古建筑逐渐被废弃和破坏,传统纹样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日军袭击村落,在村中烧杀抢掠,部分建筑遭到严重破坏,而到了现在,这些古建筑的保护更是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传统纹样也在其中慢慢销声匿迹。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参观了古村落中保存较为完整的的庙宇、民居等建筑。村民介绍到,这些古建筑保存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随着乡村的不断发展,楼房兴起,这些古建筑到如今已经逐渐荒凉。古建筑周围随处可见的蜘蛛网,内部也是杂草丛生,面对古建筑保护严峻的情况,这使实践团队感到此次调研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传统纹样的保护工作是刻不容缓的。
在深入了解古村落发展的历史后,实践团队针对古建筑上的纹样展开了重点探究。纹样作为乡村文化的瑰宝之一,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历史渊源。在探寻古建筑过程之中,实践团队在檐头、房梁等地发现了大量的花卉、动物、神话传说等传统纹样,其中包括龙纹、凤纹、云纹、魔蝎、鱼等纹样。这些纹样与当地风水紧密联系,如鱼、魔羯有着有水克火,祈求丰收与平安等意味,这些纹样以其独特的形状、精美的细节和丰富的象征意义而引人注目。实践团队成员将古建筑上的传统纹样拍照保存下来,通过向村民询问和查阅资料书籍等方式,体会纹样背后的故事。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些传统纹样不仅是装饰建筑的艺术表达,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血脉,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还展现了古人丰富的传统设计。
查历史 寻内涵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乡村的历史文化,探寻纹样的文化内涵,调研团队还对当地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利用这种方式收集传统村落与纹样的信息、了解其中内涵。问卷内容涵盖了纹样的起源、象征意义、使用场景以及与当地传统文化的关联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这些多个维度的问题调查,对乡村文化进行了深入探索。

此图为实践团队队员在向村民进行问卷调研。
“之前的建筑上的花纹更加精美”、“现在都慢慢消失了”、“社会发展起来了,这些不好保护了”每当问到对于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时,村民们都不禁的对于古建筑的烧毁表示惋惜。调查结果显示,许多村民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传统纹样的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认识,他们也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古建筑的保护以及传统纹样的收集不在于一朝一夕更重要的是长久的坚持,这项工作也更需要一代一代的实践团队接力下去。这不仅是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也是对代代守护在这里的村民的回报。
创发展 促新篇
在这次暑期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通过对纹样进行拍照、提取与凝练,保存传统纹样、促进纹样传播和再创造,将搜集到的纹样与了解到的内涵进行总结归纳,继续探寻保存更多的传统纹样,更好的研究这些吉祥图案内涵的文化背景和寓意,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灌阳县古建筑的独特魅力。通过获取的信息资源,进一步研究和保护文化历史,积极宣传灌阳县传统纹样与古建筑,带领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和创新传统文化中来,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
这次调研之旅对于深入了解桂林市灌阳县的古建筑和传统纹样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将传统纹样和古建筑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探寻古建筑的神奇魅力,发掘传统纹样的独特之美,让传统文化在时代的潮流里焕发出新的光彩。

图为实践团队合影。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江苏省淮安市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 江苏省淮安市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 7月22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微爱乡村振兴项目组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通过联系当地的社区,进行沟通与协商,决定开展本次社会实践活动,
  • 08-18
  • 江苏盐城大丰博物馆历史文化宣讲活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