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挖掘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一站前往“六楼骑街”榆林老街进行学习参观,实地领悟文化遗产的魅力。

榆林老街建于明成化年间,长约1.65公里,以文昌阁、万佛楼、星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等历史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六楼骑街”历史风貌。实践团成员逐个参观了非遗集合店、榆林小曲传习所、陕北民俗博物馆和榆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大家认真聆听了榆林的说书评唱,说书人手持民族乐器,生动地讲述了民间故事;亲眼观摩了非遗传承人手工雕刻木雕的全过程,木雕作品展现出了造物之美、自然之温度和代代相传的智慧与匠心。



实践团成员沿街感受着喧喧人流,随风飘扬的彩色小旗、金光灿烂的诗歌彩灯映入眼帘,倾听着纷杂的音乐,领略着古街的韵味。路旁的大小商铺散发着非遗文化的浓郁氛围,处处彰显着非遗的魅力。成员们穿梭于明清建筑之间,感受着陕北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深入领悟非遗所蕴含的历史情感、朴实丰富的人文内涵。
正如古人云:“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本次实践活动帮助青年学子领悟非遗文化的深厚内涵,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了对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