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1日,我参加了南京市南山园沿河三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了解到了老年人们现在的处境,也让我深刻意识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
这个养老服务中心,属于是社区统筹规划的,和一般的养老院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老人基本上都是小区的住户,因为子女忙,不能经常回来看,而且只有一个老人在家,所以选择来这。这里不像其他的养老院,可能因为不认识不熟悉导致老人们缺少交流。这里的老人大多都生活在这个小区里,所以互相之间也很熟络,总是在一起开心的交换着自己家的事。但也有个别老人,可能因为子女的离世,被社区安排到此。但总体的氛围还是十分的温暖乐观,这也为我们的志愿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图为6月21日,“杰出青年,爱使我行”仕苏成搀扶老人记录仕苏成摄)
温馨的场景自然少不了我们志愿者的身影:不少的志愿者选择成为老人的话匣子,陪老人聊天,听他们谈论以前的日子和周围发生的事;有些志愿者则负责起老人放房间的卫生,帮他们扫地拖地,晒被子等等;还有的同学负责陪老人们去二楼的图书馆看书学习。

(图为6月21日,“敬老杰出青年,爱使我行”中任柯颖陪老人聊天。苏一帆摄)
这样的养老院本来就与传统养老院相比,更加的轻松惬意,加上有我们志愿者的到来,更让老人的生活锦上添花。我们都年龄和她们的孙子孙女都差不多,所以他们见到我们都格外开心,总说仿佛是自己的后辈们在这里。这也让我们想到尽管养老院开在小区里,周围都是熟悉的人,但,少了亲人的陪伴终究还是一个大问题。

(图为6月21日,“敬老杰出青年,爱使我行”陪伴老人,老人快乐的景象。苏一帆摄)
但老人们也都有自己的伤心事。一位奶奶今年刚好90岁,由于年前生了一场大病,加上子女们工作较忙,没时间照顾,就决定把老人家送到这里来。奶奶耳朵不是很好,也不带耳蜗,交流起来也不是很方便。但是她依然很乐观开朗,总是和我们聊天,我们就点头摇头,回答着她的问题。工作人员也和我们说了她的事,子女忙,加上耳朵听不见,总是在家里说些胡话,家里人都比较嫌弃,就送到了这。我们知道老人的本意不是这样,但是耳朵听不见,成为了与家人沟通的一道壁垒。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老院义工服务活动之行,旨在慰问敬老院的孤寡老人,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尽管他们有时对我们爱理不理,尽管他们对我们讲话的口音不熟悉,尽管他们的耳朵已经不那么灵敏,我们都要耐心地和他们慢慢地说,关切地问他们的生活状况,亲切地叫他们一声“爷爷、奶奶”。此外我们还为老人们安排了节目,以此来给他们单调的生活送去一份欢笑、一点温暖。通过这次志愿活动,我更理解了老人们的孤独感,我们应更加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努力变得优秀来回报父母。活动开展了一天,但是我也是在这次的活动里面感触到自己的一个改变,更是懂得感恩,更是明白他人的一个努力,并且也是自己要多去做一些事情,去回馈社会,去帮助他人也是让自己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的修养素质,并且在这些志愿活动里面我也是感受到快乐,这种帮助他人的快乐,也是以后要多去做志愿活动,多去关心老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需要的并不只有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我们还需要像这种实践活动,学校以外的另一种生活。不仅增强我们的责任意识,而且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