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走进华夏中原 开启中医之旅”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团杏林侦察队探寻河南中医药大学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3-08-1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中医药文化起源于中原,中医药大师荟萃于中原,中医药文化发达于中原,中医药巨著诞生于中原。因此,为了探寻河南特色中医药文化,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团杏林侦察小分队走进河南,前往河南省郑州市河南中医药博物馆,近距离体验中医药文化魅力,开启探秘中医药文化之旅。
7月11日,杏林侦察队成员前往河南中医药博物馆进行参观。河南中医药博物馆坐落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校园内,由医史馆、校史馆、中药馆、仲景馆、古籍馆和医德馆等展馆组成。
 

当天,小队成员便着重参观了仲景馆和中药馆。
仲景馆展示了一代医圣张仲景行医治病的传奇人生以及他身上蕴藏的仲景文化。走进馆内,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张仲景的铜像,凝眉深思,忧国忧民之情溢于眉宇间,令人肃然起敬。展馆主要展示了后人对张仲景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的注释文稿,通过这些文稿可见《伤寒杂病论》对后人的重要影响,后人也在《伤寒杂病论》中获益良多。除此之外,馆中还记录了河南中医药大学开办仲景学术传承班、将张仲景学术智慧化网络化、举办的各种仲景学术活动,漫步其中,我们便能将仲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窥探一二。也正是因为这一代代河南中医药人对仲景文化的学习、继承和发展,才造就了今天如此璀璨的河南中医药文化。

在中药馆内,小队成员们还看到了河南地道药材标本,全面反映了河南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道地药材资源。浸制标本展区展出了中药原植物浸制标本850余种,完整展示了这些药材茎、叶、花、果的原形、原色,以及对各类药材作用的说明。展出的药材包括河南省大宗药材30余种,有山药、菊花、地黄、牛膝、半夏、山茱萸、金银花、辛夷、禹白附、白芷等。动物药与矿物药标本展区展出了动物药矿物标本150余种,包括一些贵重的动物药标本。
其中最特别的便是“镇馆之宝”——剑齿象臼齿化石。顾名思义,它是剑齿象的牙齿化石,是远古时代中原人吃大象之后留下来的。而远古时期的河南,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因此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由此可见,剑齿象臼齿化石不仅是一种特色中药,也是河南简称的佐证。


腊叶标本与药材标本展区展示了保持完整性状特征的药材实物样品,包括大型中药材葛根、金毛狗脊、杜仲等。
中药馆重点展示了河南中药资源,突出了豫药的特色。通过对中药馆的参观,不仅让队员们见识到了许多药材的原貌,感受到了特色豫药的魅力,也让队员们体会到了河南作为中药材生产大省的实力和水平,增强了作为河南人的河南中医药文化自信。
 
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此次的实践活动河南杏林侦察队成员参观了河南中医药大学博物馆,探索了中医药文物背后的故事,了解了更多有关古代中医名家鲜为人知的精彩事迹,领略了河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韵味,我们坚信河南中医药文化也必定会在未来继续绽放属于它的光彩。
小队成员感悟
   1.在本次的河南中医药大学博物馆之旅中,我们重点参观了其中的仲景馆和中药馆。    张仲景,作为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人物,一直被河南省乃至全中国、全世界中医学者和爱好者视为传奇。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不仅进一步了解了张仲景的生平事迹、经典方药,更深刻体悟到了张仲景对现代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卓绝影响。中药馆展示了河南省本地特色的中医药材,彰显了河南省丰富的中药资源。
此次参观学习受益匪浅,让我真切的领略到了河南省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再次坚定了作为一名中医学子的中医药文化自信。
——侯旭东
2.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来到了河南中医药大学,参观了河南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的仲景馆和中药馆。在仲景馆中,我不仅了解到了张仲景的生平事迹,还看到了河南中医药大学将仲景医学与现代中医学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让我认识到学校为中医传承所做的贡献。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明白学习中医不仅要学习理论,更要实践,传承和发扬。
——王啸肃
文案:段佳玥
图片:王啸肃 侯旭东
 
作者:薪火实践团 来源:薪火实践团杏林侦察队
  • “世代传承济苍生,发扬中医传古今”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
  • 广西民大学子三下乡:千人下乡助瓜农,线上直播促振兴
  • 红色宣讲进校园,革命精神润童心
  • 红色宣讲进校园,革命精神润童心
  • 八月四日这次,身着部队特有服装的一行人来到了六安市霍山县黑石渡中心学校,此行的目的在于向当地的同学们普及我国军队建设知识,通过
  • 08-15
  • “走进华夏中原 开启中医之旅”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团杏
  • 安徽学子三下乡:筑成真材实料,锻就国之栋梁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