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用好红色资源,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发布时间:2023-08-1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7月3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筑梦计划”三下乡队伍赴郁南县桂圩镇龙岗村,探索当地的振兴之路。
      这是团队来到龙岗村的第一天,下午两点,队长杨咏琪带着她的11名队员乘着从都城镇开往龙岗村的车,去寻找龙岗村的传奇村长。
      队员们下车后,沿着路旁的小河,踏上了入村的路。不久,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参天古树,远远就能看到古树下站着一位年轻人,戴着一顶草帽,在收听电话。路旁的村民告诉队员,这个年轻人就是龙岗村的李勇贤村长。村长看到队员们走近,收起他的电话,面带笑容地给队员们讲解他与龙岗村故事。
     “龙岗村在2017年以前脏乱差,是县里的上访大村,但是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体内流淌着四一八武装起义传承下来的革命血液,他们以不怕输,不服输的性格,离开自己的舒适圈,从零开始学习家乡的建设……”言语间村长展现出坚毅的目光。在这样一群年轻人的协助下,龙岗村一改旧日的荒破残败,呈现出朝气蓬勃、兴旺富足的新面貌,摇身一变成为了第二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初三那年,李勇贤的父亲因病住院,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李勇贤决定辍学打工,补贴家用的同时还支撑她妹妹上学的费用。十多年过去了,李勇贤也有了自己的事业,偶然间他在网上看见龙岗村列入了新农村建设的行列。他心怀家乡建设,一心想把龙岗村建设好,把龙岗精神弘扬出去。就在2017年7月换届的时候,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引导下,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龙岗村担任村长和党支部书记。桂圩镇龙岗村作为郁南“四一八”武装起义的策源地、“三罗革命第一村”,为了更好地传承四一八革命精神,李勇贤在建设龙岗村的同时,他组织修缮了李镇靖故居并对外开放。其作为郁南县文物保护单位,云浮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也吸引了大批党员干部群众前来“ 打卡”。
      讲解结束后,筑梦队员前往后参观了“天下第一樟”、中共三罗中心县委旧址暨郁南(桂河)革命纪念馆、李镇靖、李荣欣故居等革命遗址。 里面详细记载了郁南县四一八武装起义的历程,介绍了李镇靖、李荣欣的生平事迹。锈迹斑斑的刀具、发黄的图书信笺、黑白斑驳的老照片......这些反映着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桂河流域众多光辉事迹的老物件,给筑梦队员们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红色精神洗礼。
经过对龙岗村革命旧址的参观,筑梦队员认为龙岗村能够一改往日脏乱差的面貌,离不开像李勇贤村长那样不慕名利,不怕幸苦的年轻人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引领指导。希望能有越来越多想李勇贤村长那样的年轻人,积极投身家乡建设行列,为村民谋出路、谋幸福,接过龙岗村的优秀红色文化的接力棒,传承红色基因,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第二天下午,筑梦队员再一次前往龙岗村,去寻找村中的老党员了解他们的革命故事。筑梦队员在李卓荣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了李伯洪和李汉荣两位老党员家中。在访谈过程中,两位老党员为大家讲述了自己的入党故事、奋斗经历等。李伯洪老人已有30年党龄,他讲述了自己是如何从少先队员到共青团员最后发展成为中共党员的历程。一直到现在,他每天都会打开“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进行学习。李老说:“活到老,学到老,是为了跟上党组织的脚步,虽然自己老了,但是不能给党拖后腿。”
李汉荣老党员是一名退役军人,在1984于湖南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后勤兵的他首要职责是保证前方粮食供应,所以他是在农地里种庄稼,那时候很幸苦,到晚上八九点都没有空吃饭。他向我们展示了自己参军入伍时的相册,给大家讲述了那段与战友并肩而行的时光。两位老党员最后都重点提到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呼吁当代大学生要永远跟党走,珍惜现在,关注政治、关注时事,勤奋学习,成为人才,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老党员为党的事业奋斗一生,是国家的功臣、社会的财富。此次走访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对党组织的强烈归属感,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学习老党员的革命精神,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坚定信念,做好老党员革命精神的继承者和传递者,勇担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

 
作者:梁家锐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筑梦计划三下乡团队
  • 深入基层参与禁毒防诈宣传,筑牢社会安全防线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