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茶统筹”为引擎 建瓯茶业焕发新活力
(通讯员冯菀秋 董学平)7月23日至25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黄艳讲师、植物保护学院陈李林副教授带领茶学和植物保护等专业的实践队赴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深入学习并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三茶统筹战略”精神;深入了解企业的文化和茶厂了解茶厂运行模式,并调研当地乡村振兴发展与茶产业的关系,最终制定科技助农方案; 开展了茶园病虫草害生态调控,现场技术咨询与指导;开展生态茶园建设、茶园绿肥植物种植与管理等技术咨询与指导;在实践中深刻领会“三茶统筹战略”主要精神。
7月23日下午,实践队前往龙兴茶叶有限公司,了解到公司从2009年开始走向智能机械化生产加工的道路,在同行业中智能机械化化位于全省前列,规模属于闽北最大,自主研发实用新型专利6项,智能化机械具有高度的自动化和精准性,可以大幅提高茶叶加工的生产效率。公司负责人吴光兴说:“当初大胆采用智能化设备生产茶叶,成功进行智能化机械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有助于降低成本、推动技术创新和拓展业务领域,还可以实现茶叶的精确筛选和分级,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希望在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期待茶叶加工行业将取得更多的突破和成果。”
据了解,该公司具备从种植到精加工再到茶叶出口的产业链,茶叶平均每年的外销量达到400到600多吨,打响了中国茶叶品牌,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福建茶。该公司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要项目、省科技一等奖等荣誉。
7月24日上午,为了解当地有机茶园茶农对病虫害防治程度,福建农林大学师生实地考察茶园病虫害发生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农户沟通并进行讲解,深入茶园讲解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害虫的手段,并进行物理防治措施的演示。例如在茶园进行五点取样法、对角取样法等对茶园病虫害进行调查,进行黄板诱杀、性诱剂诱杀、LED灯诱杀等手段,以更加有效的手段统计茶园害虫和精准诱杀,制定出针对现有问题高效快速的解决办法。
7月24日上午,为了解当地有机茶园茶农对病虫害防治程度,福建农林大学师生实地考察茶园病虫害发生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农户沟通并进行讲解,深入茶园讲解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害虫的手段,并进行物理防治措施的演示。例如在茶园进行五点取样法、对角取样法等对茶园病虫害进行调查,进行黄板诱杀、性诱剂诱杀、LED灯诱杀等手段,以更加有效的手段统计茶园害虫和精准诱杀,制定出针对现有问题高效快速的解决办法。实践队深刻领悟到了将军山生态茶园的管理模式,茶园实行了严格的种植管理制度,从选种、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都进行了精细化管理,此外,将军山茶叶合作社黄志华女士介绍道,茶园还采用了先进的农业科技,如生物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打造了一个通过人工除草、物理防治把草沤肥等手段打造无污染、天然的有机茶园,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可以有效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黄艳老师表示,通过将建瓯点茶文化与“三茶统筹”相结合,可以更好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加充分发挥建瓯茶产业的优势和潜力,推动建瓯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