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号召和系统掌握新时期我国海洋生态环境“零点”资料,2023年7月4日-7月10日,立项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的实践团队—“蓝色国土,地球脉搏”实地调研并走访考察了福建省厦门市以及福州市平潭县的海洋污染情况,将为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全面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7月4日早上六点半,经过七小时车程,我们到达了福建省平潭县。在列车上,我们详细规划了每一天具体的实践流程,一到达目的地,我们便走访了附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居民对于海洋污染的看法和路线规划的建议。得到当地居民和政府的认可,我们对此次活动信心倍增。
守护蓝眼泪爆发的浪漫之地—福建平潭岛
7月5日-6日,我们用为期两天的时间对平潭进行了实地考察。
我们的第一站是仙人井、仙人峰和仙人谷,告诉工作人员我们的来意后,他们很热情的邀请我们来到观景台,一站上观景台,我们便被气势磅礴的海浪和礁石所折服。
经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由于平潭在各大媒体平台的爆红,游客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是沙滩废弃物增多。同时,由于当地商家开放了海上活动:游艇、潜水等,可能会导致化学污染,汽油泄露,水体富营养化。

汹涌澎湃的波涛撞击坚固的礁石,碎玉般的浪花乱溅而开。
随后,我们来到了镜沙和长江澳风车田,这里的环境非常脏乱差,岸边有许多废物垃圾,包括废木材、食品垃圾、生活用品垃圾和工厂废物等,除此之外,我们还观察到海水也十分浑浊,垃圾遍布,还隐隐散发着恶臭味,我们随身携带了垃圾袋,捡拾垃圾,希望能为我们的“蓝色国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且,我们发现,周围垃圾桶数量极少,没有任何监管人员来监督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我们认为这是导致垃圾遍布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身携带垃圾袋拾起垃圾

随处可见的海洋垃圾—商品包装袋,化妆品,随意捕杀海洋生物的自带工具。
7月6日,我们去到了龙凤沙滩和猴研岛,这里的客流量较多,当地管理人员环保意识较强,周围环境保护力度非常到位,随后,我们对此地区进行了回访调查和问卷,有的村民向我们讲述了当地环境改善的过程,他们普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治理较为满意。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厦门的浪漫,海占一半……
7月6日,我们到达厦门后,简单休整后便开始规划后两日的行程。7月7日-8日,我们先后去到了厦门市的黄厝沙滩和鼓浪屿。我们与几乎涉及各行各业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了交流,听到了大家对于现代社会各种环境改善的赞叹,由此也体现出他们的环保意识,海滩虽然游客较多但几乎没有乱丢弃垃圾的现象,对此我们也感到非常欣慰。
最后一站,我们乘船前往鼓浪屿岛,环岛四周,这里每隔100米就会有具有垃圾分类功能的垃圾桶,本岛也设置有垃圾集中处理厂,我们观察到这里环卫设施配备得很齐全,不时也会看见许多环卫工人进行工作。但是当我们到达滨海沙滩,这个游客聚集的地方,我们却惊愕住了:滨海沙滩充斥着固体废物,一眼望去,沙滩上散落着烟头、纸巾、饮料瓶、废木材。固体废弃物让海水变得浑浊腥臭,藻类泛滥。

接力传承—“蓝色国土”,有你有我!
随着活动进入尾声,我们对于海洋垃圾的污染了解也越来越深刻,平潭岛北线北港村、镜沙、长江澳等地的海域沙滩都存在大量固体废物,包括工业和城市垃圾、船舶废弃物、工程渣土和疏浚物等,而海洋污染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蓝眼泪”增多。
近些年来,由于滨海旅游业的发展,而大多数旅游区距离中心城区较远,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相对欠缺,污水和垃圾未经处理直排入海,对海水水质造成严重污染。此外,游船、水上运动、潜水等旅游活动项目的开发对水体环境也有很大影,受洋流影响垃圾漂向更远的海面,清理难度大、成本高。滨海旅游活动污染水体还会破坏海洋生物资源。因水体中残留的垃圾废弃物不易分解,容易被海洋生物误食导致其死,旅游开发项目和建设活动对生物生境和濒危物种也会产生巨大影响。
红树林生态系、珊瑚礁生态系、藻类生态系……海洋的生态系统孕育了无数生命,而随着石油泄漏、有毒废物、塑料垃圾等不断侵蚀海洋,如今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受到严重破坏,保护海洋已经迫在眉睫。“蓝色国土,地球脉搏”,保护海洋,有你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