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团省委关于开展暑期高校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号召,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7月11日至7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师生组建“知秋意”社会实践服务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前往桂林资源县黄宝村开展“三下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黄宝村座谈会、河道环境清理、田间劳作、趣味课堂、入户调研等形式,助乡村振兴促文明乡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与村委会领导座谈会开展后的合照
走进黄宝村,落实乡村环保为学习贯彻党的精神,7月12日,在广西省桂林市资源县车田苗族乡黄宝村党群服务中心,由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团委书记丁怡老师带领队员,与黄宝村基层领导开办社会实践座谈会,在驻村第一书记王金赟介绍下,实践团了解到黄宝村的历史渊源,民族文化,以及近些年快速发展变化,尤其是脱贫产业项目。会议结束之余,实践团还积极参与当地农贸市场附近的公共河道的清理 ,爱护乡村环境,落实乡村环保儿行动。
图为实践队员清理河道
田间劳作,身体力行助农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黄宝村除了西红柿、辣椒等传统产品,还引进特色种养产业。”驻村第一书记王金赟在带领“知秋意”队员前往黄宝村扎马屯村民家路途中介绍到。六名实践队员一路参观黄宝村的现代农业种植,粮食作物水稻和辣椒、西红柿经济作物,参观之余还深入田间帮助农户除杂草等农活。
图为实践队员躬身于田地里帮助村民除草
趣味课堂,乡村振兴,教育先行7月14日,车田苗族乡黄宝村的孩子们迎来了广西师范大学“知秋意”实践队的哥哥们,并在电子科技趣味课堂上了一节有意义的智能科技的启蒙课。实践团成员通过智能小车和LED小灯闪烁的现场演示,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蓝牙遥控、超声波避障、光电寻迹等智能小车背后的原理,成功点燃孩子们对电子科技的浓烈兴趣,课堂互动环节,孩子们积极地发出疑问:“我想做一辆遥控飞机,这可以实现吗?”“是否可以自己制作一辆遥控汽车?或者可不可以制作一个机器人听我的话和我玩”。趣味课堂不仅电子科技知识的科普,更是提升孩子们的对科技探索的欲望、学习的兴趣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图为实践队员对孩子们电子科技知识普及
课外之余,实践团成员还进行防溺水教育宣传,重点向孩子们普及防溺水“六不准”,救援应知和自救小知识,引导孩子们不要随意到河边玩耍,游泳等。
入户走访脱贫户,巩固脱贫攻成果最后一天,实践团扎实开展入户走访脱贫户,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前后拜访黄宝村三家脱贫户,与他们交流谈心,详细了解他们近来家庭生产生活情况、今年的收入状况、明年的打算、子女教育,及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鼓励他们以积极心态克服苦难,在未成年教育问题上真诚的送上自己的建议。
图为实践队员入户了解村民家庭情况
此次,“知秋意”实践团深入黄宝村,通过身体力行,实地考察,开展支教等形式,结合黄宝村当地地理人文环境、经济发展,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共建美好乡村,广西师大学子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