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奏宫商之音,鸣青春之曲”——四叶草社会实践团潍坊支队开设排箫课程

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中潜藏的精神财富,从而唤醒支教地区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7月17日下午,四叶草社会实践团潍坊支队于潍坊市安丘市凌河街道后松园村儿童服务中心开设排箫课程。由实践团成员何本义担任主讲人。
活动进行之前,实践队成员自部分学生之中获悉,他们对音乐有着足够兴趣,但却因家庭经济条件与升学压力双重影响,从而不得不将其搁置。基于此调研结果,实践团队将声乐课程与中华文化有机融合,借助传统乐器本身具有的文化魅力与音色美感,从而激发孩子们热爱美,发现美的天性。
活动伊始,主讲人利用实践地存放的排箫,从历史根源开始追溯,通过部分精选的历史故事,帮助孩子们初步了解该乐器的由来。随后,主讲人为加深学生对该乐器的印象,利用《两只老虎》《小星星》等儿歌作为索引,当孩子们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旋律,不由得靠近该乐器,并尝试去探究其发声原理。 随后,主讲人拿出另一部排箫,并随机抽取其中一位儿童进行教学指导。为极大简化其操作难度,主讲人选择以其所了解的钢琴为基,利用该乐器本身具有的简谱,将上述儿歌进行扒谱处理。通过一系列拆解分析,孩子们能够初步利用已有乐器进行弹奏。当儿歌的旋律回荡在四周,孩子们的欢笑声也夹杂在一起,抢着向主讲人询问更多曲目。 为继续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主讲人决定使用部分较为复杂的曲目,但在一群积极活跃的学生手边,这些曲目很快亦得到了掌握,针对这种情况,对声乐领域颇有造诣的实践团成员张明卉指出:“声乐有时需要天赋作为支撑,但更多的,是学生对于乐器,或者说对音乐本身存在的兴趣,再加上身为传统乐器的排箫本身具有的特征,与孩子们的内心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曲目的困难程度。” 此次活动的圆满收官,从教育层面,为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填上了一块凹陷,满足其了解并学习声乐的愿望。同时从中华文化的传承层面,孩子们透过排箫这一传统乐器,窥见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冰山一角,并初步展现出了其对文化本身拥有的浓厚兴趣。
 
时间:2023-07-27 作者: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何本义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何本义 关注:
  • “奏宫商之音,鸣青春之曲”——四叶草社会实践团潍坊支队开
  • 点燃“红”火种,赓续红色血脉
  • 点燃“红”火种,赓续红色血脉
  • 湖北医药学院红色千里行——壹麻先锋在行动社会实践队为顺利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而展开前往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的出征仪式活动
  • 07-27
  • 华师木槿三下乡|繁夏木槿,再续前缘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