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赓续红色基因;对话大国工匠,感悟军工匠心。在这盛夏的七月,“对话大国工匠,探寻军工记忆”社会实践访谈组来到山西省太原市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为期九天的访谈。
航空工业作为工业之花,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技术、经济、国防实力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新中国航空工业自1951年4月17日创建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的大力支援下,肩负着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历史使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72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累计生产了几十种飞机和直升机16000多架,发动机近60000台,导弹20000多枚,出口和援赠飞机2300多架(其中出口1300多架),已研制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装备,大幅度地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了我国航空工业与国外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到“同台竞技”、从“捉襟见肘”到“得心应手”的转变,我国已跻身于能够研制先进的歼击机、歼击轰炸机、直升机、教练机、特种飞机等多种航空装备的少数几个国家之列,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航空工业集团血脉相连,对于南航机电学院的学生来说,航空工业集团也是就业首选。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拜访在航空工业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工作的南航校友,通过听取校友们的工作经历,有助于同学熟悉了解公司的运行机制,部门构成,职位设置、产品的设计、制造流程,和以后对工作的选择以及工作岗位的适应;同时有助于了解校友们的扎根太航公司,为航空事业无私奉献得航空精神,激发同学们对航空事业的热爱,传承红色的基因。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在太航公司内部合照(武浩喆摄)

图为同学们采访航空工业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武浩喆摄)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参观太航发展史馆(武浩喆摄)

图为同学们与南航校友热切讨论,听取校友们的工作经历(武浩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