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谷雨天碧,凯歌浩荡”实践团队:览史料旧址,晓革命岁月

贯穿历史过往的红色精神,直至今日,仍高举旗帜,挥舞着旗摆,指引方向。为传承新四军文化,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赴泾县暑期实践团队,在丁博远老师的带领下,在7月9日前往皖南泾县云岭镇的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研究发扬皖南红色文化。
7月9日,夜里一场大雨过后,习习微风使燥热的空气添上几许凉意,晌午时分,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谷雨天碧,凯歌浩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新四军军部旧址,路上所见之处处有着“N4A”以及不同时期新四军的臂章符号,团队成员纷纷感受到浓厚的皖南红色文化氛围。
新四军军部旧址总建筑面积达一万平方米。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为今在保护的旧址点有:军部司令部、军部大会堂、修械所、政治部、教导队、战地服务团,中共中央东南局、烈士墓、叶挺桥等十处,并新增了《云岭碑园》、叶挺铜像广场、辅助陈列、专题展览等设施。结合复原陈列和辅助陈列,以不同的形式再现当年新四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以及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悲壮一页。在这里,随处能寻觅到皖南事变留下的历史的车辙。
 
图为军部司令部旧址 
首先,解说员带领团队参观了军部司令部(种墨园、大夫第)旧址,在云岭山下叶子河畔的罗里村,原为两座地主宅园(“种墨园”、“大夫第”),军部司令部参谋处、秘书处分别设于宅院中。司令部旧址中陈列着叶挺军长、项英副军长、音乐家任光等人的住处,陈旧的床具桌椅无不展现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朴素的生活以及为了民族大义忘我工作的点点滴滴。

图为新四军军部旧址石碑
一张门板,两张板凳就是一张床,一睡就是20多天,团队成员触景生情,体会到了新四军将士与敌人伪军战斗生活的艰苦,敬佩前人坚忍不拔的意志。此外,团队成员还参观了周恩来视察工作时下榻的地方,以及美国记者史沫特莱、音乐家任光、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等人办公的地方,学习到周恩来为新四军发展提出三项原则:
(1)哪个地方空虚,我们就向哪里发展;
(2)哪个地方危险,我们就到那个地方去创造新的活动区域;
(3)哪个地方只有敌人伪军,友党友军较不注意没有去活动,我们就向那里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周子昆办公室
团队随后前往新四军大会堂旧址,在祠堂前进中央,矗立着纪念周恩来1939年视察新四军军部视察的雕像。移步后庭,团队进入了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里面写着叶挺军长的话:“宁做沙场鬼,不做亡国奴!”陈列馆里展示了新四军成立、转战云岭、开展大江南北抗战、皖南事变的几个阶段时期的斗争故事,还系统介绍了新四军先遣支队、第一至第六支队的成员,新四军政治部、司令部、教导总队、占地服务团和医院等组织,以及国内国际各个地方给予新四军的支持。

图为周恩来同志雕像 
 
图为叶挺军长语录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移步烈士纪念墙,一个个先烈的姓名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大家低头默哀,为民族独立而战死沙场的将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图为皖南事变烈士名单 
新四军是党领导的军事力量的缩影,凝聚着党从创立到成熟的思想精华。纪念馆中一字一句一物都生动地记录着新四军在敌人重重阻挠下的无畏反抗,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团队成员感受到革命前辈为革命事业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要向革命前辈学习,继承皖南红色文化的优良传统,发扬皖南红色革命精神,让皖南红色文化精神唱响新时代!

图为实践团队合照
 
时间:2023-07-22 作者:王力萱 王茂林金颂喆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关注: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谷雨天碧,凯歌浩荡”实践团队:览史
  • 山理学子三下乡:凝聚青春力量,绘就七彩假期
  • 西安工大学子: 茶香满城,以茶业兴
  • 中国矿业大学筑梦支教团“向远筑梦”分队 参加邳州市“彭聚
  • 砥砺奋进再出发——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林小青”社会实践
  • 山理学子三下乡:寻焦裕禄足迹,借“红”助乡村振兴
  • 山东学子三下乡:山东理工大学“林小青”实践团探访焦裕禄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