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纽带,宣墨传薪
传承非遗,传承文脉,让古老的技艺在时光的长河中得以传承,一直是我内心极为尊敬的事业。
进入泾县,暖风熏得游人醉。参观了解三希堂后,我有幸采访了著名的古籍装订技术非遗传承人张云芳女士,这次经历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传承非遗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
张云芳,是我国著名的古籍装订技术非遗传承人,经验丰富,平易近人。穿着普通的衣服在工坊忙碌着,当我见到她时,她正在清点和校验宣纸的数量。
她不仅是一位默默耕耘于古籍修复与传承的非遗传承人,更是一位内心热爱宣纸文化的普通人,但正是这样的普通人,让古籍装订这门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采访中,张云芳谈到她从师父卢忠德那里学习古籍装订的经历。那时,师承传统是非常普遍的,知识与技艺通过师傅一代代传承下来,是古老文化的血脉。我在她的言语中 感受到的是她的师父授给他的不仅是手艺,更是一种对于古籍装订的敬畏之心。他们把每一本古籍视为珍宝,用心呵护,用心修复,希望后人能够读到真正原汁原味的古籍。
这种对古籍的敬畏之心和对宣纸的热爱,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古籍承载着历代智慧和文化的传承,宣纸更是古代大部分文字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珍贵遗产。张云芳女士把每一本古籍视为珍宝,把每一张宣纸作为传承,用心呵护,用心修复,正是因为他们深知古籍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但风险与挑战也随之而来。在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爆炸,人们很容易获取海量的数字信息,但古籍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与智慧往往被淡忘或忽视。无法忽视的是,正是这些古籍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我们了解祖先智慧的重要窗口。对于非遗传承人张云芳而言,她们的工作就是让这些古籍重获新生,让其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珍贵的意义。
采访过程中,张云芳的眼神中透露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责任感。她不仅仅是一位古籍装订技术的传承人,更是在传承古籍背后传递着一份文化使命。她的工作不仅仅是修复古籍,更是在守护着一段历史和一种文化传承。
然而,面对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冲击,传统的师徒传承已经面临许多挑战。许多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和古籍知识了解不多,缺乏对非遗传承的充分认知与认同。这也使得传统技艺的传承变得更为困难。正是像张云芳这样的传承人,他们的坚守和付出,让这门古籍装订技术得以延续,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传承和创新中掌握好平衡,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的行列中来。她希望年轻人也能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智慧的传承。
时代浩浩荡荡,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在我的心中,对于非遗传承的重要性越来越显得弥足珍贵。我们应该尊重传承人的智慧和努力,同时也要为传承非遗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传递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可以让这些古老的智慧继续发光发热,为我们的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希望在未来,能够看到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像张云芳女士一样,承载着历史的重量,传递着文化的火种,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真正做到:不忘来时路,薪火传文明,谨记古籍宣纸的重量,也不忘先辈们为龙的模样。
通讯员:王小丹
时间:2023-07-18 作者:王小丹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非遗纽带,宣墨传薪
- 传承非遗,传承文脉,让古老的技艺在时光的长河中得以传承,一直是我内心极为尊敬的事业。
进入泾县,暖风熏得游人醉。参观了解三希堂
- 07-18
- 无青春,不奋斗
- 无青春,不奋斗
2023年陈庄镇开展暑期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动员会
为进一步引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学生的社
- 07-18
- 苏大学子三下乡,直播助农显身手
-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医行淮安”党员实践团,为践行“数字赋能助农共富”的宗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他们通过抖音等网络平台进行
- 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