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水清如许 精神永留存为了号召广大青年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能量、坚定信念、激发生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7月12日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传承红色精神,繁荣优秀文化,实践致敬二十大”实践队走进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总书记在河南安阳红旗渠前的这番铿锵话语,指引着广大青年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色励志精神。实践队员们走进红旗渠纪念馆,追忆红旗渠艰苦的建设历史。在红旗渠纪念馆内,实践队员们走着,望着,垂泪于上世纪旱灾带来的民不聊生、千里饿殍的惨象,惊叹于修渠人的艰苦创业、万众创新的勇气,振奋于林县人民的团结协作、共克难关的精神,这是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汇聚而成的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的磅礴能量。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抬望眼,郭沫若题写“青年洞”,细瞧去,江泽民为红旗渠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无不让人为之动容。题字不多,却字字刻在实践队员们心头,这就是红旗渠精神,这就是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的红色励志精神,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在红旗渠分水闸前久久伫立,实践队员们懂得:传承红色励志精神,就要传承红旗渠精神,用青春热血创造新奇迹,就要敢于迎难而上、不怕啃"硬骨头",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跨越新时代的"娄山关""腊子口";就要大胆创新、敢为人先,善于捕捉创新创造的每一个机会与灵感;就要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在挑战中发现机遇、在问题中找到出路、在挫折中磨炼成长。惟此,才能在新时代创造出新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青年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
“十万愚公战太行,漳河越岭走八荒。山碑为证山魂在,流水何须恋故乡”。时代在变,红旗渠精神不变。不仅是实践队员们,还有广大青年们,快快行动起来,响应新时代的召唤,敢担当、有作为,用青春热血铸就新时代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