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来,伴随气温逐渐升高,儿童尽情享受夏日快乐的同时,嬉水、河边玩耍、游泳等行为引发的意外溺水事故进入高发季。为进一步加强防溺水安全宣传工作,保障未成年儿童生命安全,预防溺水事故发生,7月7日至8日,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研究生“三下乡”暑期实践团在湖南省韶山乡开展防溺水宣讲活动。
在课堂上,主讲人赵宇慧通过播放防溺水教育视频,向小朋友们讲解如何防止溺水事故发生、遇到溺水者如何正确施救等知识。旨在以案为鉴、牢记教训,坚决做到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让防溺水“六不”入脑、入心、入行。本次授课有利于全面有效提高青少年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及生命意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和谐的暑假。
图为防溺水教育图片 通讯员:刘心雨 摄
队员王珏从生活中真实的溺水事故,以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个故事为切入点,生动分析溺水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向小朋友们强调了“私自涉水”的危害性、“严防溺水”的必要性、“自救、救他”的技术性,教导小朋友们绝不可以贪恋“野游”、不做“孤‘泳’者”,以此增强青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
“溺水的人上岸后出现休克或昏迷的情况怎么办呢?”队员陈思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为了让小朋友们更熟悉地掌握心肺复苏的急救技巧,队员们使用人体模型进行模拟示范操作,并现场邀请小朋友们进行演练,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助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随后,实践团成员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防溺水“七不准”小册子,孩子们的参与有效提高了其自身对防溺水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制作完成之后,实践团成员结合真实事件,就本次防溺水安全教育进行知识竞答,小朋友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表现优异,进一步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防溺水安全知识。课后,孩子们纷纷表示已经牢记了正确的溺水自救和营救方法,学会了自我保护。本次防溺水教育小课堂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完成的圆满顺利,进一步强化了孩子们对于溺水事件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使他们掌握了对于溺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和自救方法。
图为防溺水知识竞答图片 通讯员 :赵宇慧 摄
7月8日,实践团成员走进村户中,走访调查黄田村的防溺水宣传工作情况,并向村民展示自制的防溺水知识小册子,生动地为村户家中的孩子们讲解了防溺水的安全知识,以问答互动形式进行了溺水教育,孩子们在与团队成员交谈的过程中对防溺水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普及了防溺水知识,增强了孩子们珍爱生命的意识,提高了孩子们自救自护的能力。
根据真实事故设计情景剧表演、使用人体模型进行模拟操作、和孩子们一起绘制教育手册、进行防溺水知识竞答、带领孩子们观看防溺水科普视频、教唱防溺水知识儿歌,实践团成员通过创新防溺水教育的形式与方法,致力于筑牢暑期溺水安全防护屏障,用实际行动为保障青少年的生命安全贡献青春力量。此次宣讲及调研活动切实加强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有效提高黄田村儿童防溺水意识,获得了学生、家长、村民、村委的高度赞赏。未来几天,实践团还会为孩子们带来其他主题的安全教育课,积极为乡村地区的孩子们提供更多全面的安全保护,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