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三闾刺绣”品牌重建计划宣讲会顺利召开

为了进一步弘扬秭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闾刺绣”,积攒当地群众力量以助力建设“三闾刺绣”品牌重建项目,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赴宜昌市秭归县“穿花纳锦”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9日前往秭归县文化馆以及湖北慢工绣艺有限公司开展“三闾刺绣”重建项目计划宣讲会,参与该次宣讲会的有秭归县文化馆代表、湖北慢工绣艺有限公司代表、秭归县绣娘代表以及“穿花纳锦”实践团队全体成员。
“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三闾刺绣”重建项目实践团队成员李诗敏,很荣幸能作为主讲人来参加这次会议!”7月9日上午九点整,随着一段简洁大方的开场白,“三闾刺绣”重建项目第一次宣讲会正式开始。会议以“三闾刺绣”的文化底蕴与背景作为第一个主题,介绍中指出“三闾刺绣”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悠久丰富的历史内涵激起了在场每一位会议成员浓厚的兴趣。紧跟其后的第二个主题为“三闾刺绣”的传统针法与纹样,在该主题的宣讲中,场内的绣娘们纷纷表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并积极讨论,“这都是我们平时使用过的的刺绣技巧,你们大学生真的很不错,竟然都总结出来了。有些纹样的工艺流程是非常繁琐的,可以说是看花容易绣花难。”
在对“三闾刺绣”进行详细的讲解后,“穿花纳锦”实践团队对其品牌重建计划的背景展开了简要的讲述。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的《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以及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成功在“非遗”与“扶贫”之间牵上了一条牢不可摧的连接带,而“穿花纳锦”实践团队也正是在国家政策的鼓舞下,携手秭归县文化馆一同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伴随着第一次宣讲会的结束,“三闾刺绣”重建项目历史基础与政策支撑已基本明了。会后,实践队成员与来自不同组织的代表展开了跨年龄的交流,无数有关“三闾刺绣”的故事在这里被讲述,这些对非遗文化无条件的热爱与付出才是项目推行中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赴宜昌市秭归县“穿花纳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刘亦玙 刘郭钰 李诗敏
摄影: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赴宜昌市秭归县“穿花纳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张芷雯 颜聪
 
 
 
时间:2023-07-10 作者:张芷雯 刘亦玙 李诗敏 颜聪 刘郭钰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穿花纳锦”社会实践团队 关注:
  • 聚焦耕地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 聚焦耕地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 为了贯彻耕地保护政策,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耕地保护现状,切实防止超过18亿亩的耕地保护红线,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的“星
  • 07-10
  • 有味三下乡(二)之味觉三下乡
  • 有味三下乡(二)之味觉三下乡
  • 暑期三下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是美好?艰难?有趣?惊险?……总之充满期待,也深感彷徨、担忧。于是,我们开启了感觉、
  • 07-10
  • 湖工商学子三下乡:悟开慧精神,颂不朽骄杨
  • “三闾刺绣”品牌重建计划宣讲会顺利召开
  • 学科学,从实验做起
  • 学科学,从实验做起
  • 为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鼓励学生用明亮的眼睛发现科学感受科学,用智慧的头脑去思考科学,在
  • 07-10
  • 暑期三下乡|退役军人陈建国:赵云山上炙热的坚守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