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信息学院“智行筑梦“暑期实践:校企产学共合作 挑花直播忙带货
本网讯(通讯员王圣博 潘鑫)“鄂东黄梅有三宝,禅宗戏曲挑花妙”7月9日,信息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黄梅县“梅开二度”国家级创客基地开展了以“非遗文化创新转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研究”为主题的实地调查研究活动。本次活动由学院团委书记季晨昊及带队老师潘鑫、张得运组织进行,团队全体成员参与。
黄梅挑花是黄梅县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源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无声的诗歌,立体的中国画,梦幻的楚辞”。近年来,黄梅县把非遗保护纳入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其中,湖北省妇联“公益木兰”项目在黄梅县试点实施“黄梅挑花+”巾帼微工坊,带动了农村妇女就近就业,让拥有挑花技艺的农妇实现了“守着娃,挑着花,养活自己又养家”的愿望。
“单面走针为挑,起针落针都在一处……”黄梅县大学生联合会党支部书记刘雄向前来学习的同学们介绍道。对于实践团队在黄梅当地的调研活动,刘雄代表黄梅县大学生联合会表示了极大的欢迎,并给予团队成员们高度评价和热情接待。信息学院也与黄梅县大学生联合会建立了长期合作,由学院团委书记季晨昊将“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暑期实践基地”牌授予该地。
“黄梅挑花真让我刮目相看,之前觉得黄梅挑花不够新潮,现在通过各种元素的叠加组合,运用在自己的设计里,好看且又有新意。”团队成员李林昌说道。实践基地中,团队成员们在资深绣娘们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黄梅挑花并主动投入到了直播带货之中。
“我们民族文化当中一些好的东西,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去保护,是行不通的。一方面要将黄梅挑花的技艺传承下来,守护住传统的文化;另一方面要创新载体,打开市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感谢同学们对黄梅挑花的喜爱,我们也很高兴能与武科大信息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刘雄说道。
时间:2023-07-09 作者:“智行筑梦”实践团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注:
- 以实践验新知,用躬行探未知
- 山东理工大学农工学院重点实践团队——“农工先锋”实践团,以“兴崮振乡,共约未来”为口号,团队将以岱崮镇为例,利用专业知识打造“
-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