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6月21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乡土情怀·映像凤城志”团队前往江苏省靖江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实地调研,体验现代农业科技,为乡村振兴发展助力。

(图为6月21日,乡土情怀·映像凤城志团队成员邓赟第采访园区负责人。供图武晓亮)
江苏省靖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022年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该园区发展成效显著,示范带动效应明显,已初步建成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进一步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完善农业产业体系,谋划以现代种苗产业、绿色粮食产业、花木林果产业和高效精细蔬果产业为主导产业,延伸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业。农产品加工增值业,最终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园区负责人张杰科长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了解到该产业园区积极运用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制定稻芋轮作生产技术,开展两年轮茬、水上轮作种植模式;建设稻麦“无人农场”,开展生产作业全程“无人化”智能装备与技术推广运用;建设园区智慧信息化管理中心,搭建园区农业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对接全市智慧农业信息和大数据平台;建设智能加工生产线,搭建清洁能源烘干物联共享平台……
香沙芋作为靖江特色品种,园区将其纳为重点产业。针对目前香沙芋种苗繁殖特性,江苏省靖江现代农业产业园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药食同源创新团队合作,着力共同解决香沙芋产业育种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难题。通过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对靖江香沙芋脱毒更新,在保留其原始优良特性的同时,对当地种源进行有效地提纯复壮,为靖江香沙芋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下阶段,园区将持续开展香沙芋标准化生产培训工作,不断提升香沙芋的种植水平和经济效益,引领香沙芋特色产业发展。园区将形成集智能化设施、智慧农业物联网、高新果蔬品种示范推广、优良种苗繁育、农产品电商于一体的高效农业产业链,带动靖江市内大棚及生产设施提升和种植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普及,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图为6月21日,乡土情怀·映像凤城志团队参观香沙芋科技集成示范馆。供图梁英杰)
团队成员对产业园区负责人张杰科长进行了采访,就青年大学生返乡振兴的看法,他说:“乡村大有可为,土地可以创造财富与价值,要将科学的管理与技术融入农业生产,积极奋斗,争做高素质农业工作者,发展高质量农业产业。我们学有所成,不是为了逃离家乡,而是为了建设家乡。对于年轻人来说,把握准方向,结合个人性格与经历以及自身的特长与专业优势,大力支持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身为机械电子工程系的一名学生,经历此次志愿服务后,深刻意识到以信息技术带动乡村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在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第二阶段尤为重要。农业数字化,也就意味着农业将向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的靠拢和细化: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企业化;农业生产体系逐步完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进行“三位一体”革变。具体来说,很多时候农业需要靠天吃饭,种植大多时间依靠以前的经验,什么情况该浇水了,什么时候该施肥了,什么时候会有自然灾害,对大部分农业从业者来说都是凭经验判断,让种地充满了不确定性,数字化农业的存在就是减少这种不确定性,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

(图为6月21日,乡土情怀·映像凤城志团队成员邓赟第采访园区负责人。供图武晓亮)
对于青年人来说,走进广阔的农村大地,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敢于在乡村中磨练自己,不断扎实开展工作,让蓬勃青春与家国共振,把创新精神发挥到最好,就可以实现乡村与青年的“双赢”。青年人应保持健康的创业心态,科学审视农业发展的光明前景,增强自身投入农业创业的本领。以青春之我,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6月21日,乡土情怀·映像凤城志团队与园区负责人张科长、生祠镇毛书记进行合影留恋。武晓亮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