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小分队第二站:探访狮队教练,共话非遗传承
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独特印记,也是一方水土的根与魂。实践第二站,“甬”伴童行薪火传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童氏宗祠训练基地,在这里拜访醒狮队童攀峰教练,了解狮艺传承发展情况,体悟醒狮精神。在了解完团队此行的目的后,童教练热情地表示欢迎,“能让更多人了解到醒狮文化也是我的荣幸。”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项非遗一片情
提到接触醒狮的契机,童教练回忆道,遇见舞狮前,他是当地一家电脑维修店的店主。儿时起,他的梦想是做一名体育老师。高考失利后,当过接线员,开过维修店,“在小镇上过着平庸的日子”。
直到27岁那年元宵夜,电影《狮王争霸》里黄飞鸿的形象诠释了“醒狮醒国魂,击鼓振精神”,通过荧幕走进无数人家,刻进一代人的记忆。
童教练说,“我之前已经平凡了二十多年,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凭借着对舞狮的一腔热血,自学两个月后,他开始在龙狮渊源深厚的两广地区拜师,系统学习舞狮动作、鼓乐和龙狮文化。几年后,他考取龙狮项目国家一级教练员、裁判员证书,2017年起在镇上的学校开设舞狮课程。“醒狮”之于童教练而言,既是一片热爱,更是一份责任。“我们在做的是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这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
打牢精神印记,为传承续薪火
在黄教练看来,醒狮非遗传承面临的主要困难还是传承人不足。2017年,在前童镇文化馆的牵线下,童攀峰和前童镇中心小学达成合作意向,采取多项举措加强青年传承人的培养,以课外兴趣班的形式成立了“前童中心小学舞龙舞狮队”。2020年1月,前童镇中心小学被浙江省龙狮协会认定为“首批浙江省舞龙(舞狮)传承教学基地”。
对于有兴趣学习醒狮并且想要成为职业运动员的年轻人,童教练表示,学习醒狮不光要足够热爱,更贵在坚持,要有不怕辛苦、敢于拼搏的精神,才能舞出南狮的勇猛气派。
他提起有一名学员张镇浩,仅用一年时间就成为了“少年狮王” 14岁的他动作标准,纹丝不动。跑步、扎马步、做俯卧撑、学习步法程式,舞狮考验的不仅是动作技巧,更是体能和意志。
“只有练好基本功,才能拿狮头。”张镇浩舞的就是狮头,用竹子做的狮头有十几斤重,完整的一套表演需要5到6分钟,包含10多个难度动作。狮子的八种神态——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精准呈现要靠狮头和狮尾的默契配合,“人狮合一”无疑是每一位舞狮者的最高追求。一个托举站立的动作,相当于两个孩子在空中叠罗汉,难度可想而知。“一般人从舞狮小白到拿狮头起码要练上三年时间,而他只用一年时间就能练到这种程度,除了有难得的天赋,这还必须是非常勤奋刻苦才能够做到的。”
争做醒狮少年,赋彩青春画卷
与童教练的交谈过后,团队对醒狮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读懂了勤奋刻苦、勇毅拼搏的文化精神内涵,我们为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者而感到自豪。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一些历史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正在消逝,但有一群人想要留住它。或许对他们来说,能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只要鼓点还在心中响起,我们就是雄狮!”
最后童老师也给我们社会实践小队的活动给了寄语,希望能有更多人喜欢醒狮文化,将醒师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