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财商青学子三下乡:双向奔赴,热爱与青春并存

云财商青学子三下乡:双向奔赴,热爱与青春并存
本次“三下乡”活动,主要通过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研,立足于云南省十四五规划、二〇三五远景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秉持探寻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了解对电商企业的政策支持和领导作用、电商企业与农业和产业的有机融合与技术支持等的综合调查分析,把握巧家县开展“党建+电商”的红色电商新乡村振兴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当代大学生的视角,通过多层次、多方面的研究,对新模式的开展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提出切实可行的“党建+电商”新乡村振兴模式的未来发展规划。引导广大青年跟随党的步伐、党的思想,走进基层,走入乡村,为促进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以求实务真、积极创新的态度投身入乡村扶贫工作,利用“党建+电商”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美丽云南添砖加瓦。一起走进巧家蒙菇为深入了解昭通市巧家县蒙姑镇脱贫攻坚战打赢后,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并用所学所知助力乡村振兴发展。2022年7月4日至2022年7月7日,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乡村振兴红色电商调研团赴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蒙姑镇进行实地调研。
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乡村振兴红色电商调研团在当地政府人员的带领下,共同前往了文笔社区见识了科技发展给人民带来的便利——智慧化查询系统;参观了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感受了红色文化的熏陶。前往牛泥村和大朵村实地考察了当地水果、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激情澎湃,领略振兴意义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党的执政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顶层设计,是改革开放40余年来探索乡村建设规律的必然结果,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意义。过去一年来,巧家县以贯之抓巩固提质效,脱贫基础筑牢夯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调整充实帮扶力量,建立“双线并行”监测预警和“乡村每月排查+县乡村三级研判”快速处置机制,精准帮扶“三类对象”。投入资金4.36亿元,实施项目190个,惠及群众22.47万人。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7637个,转移输出农村劳动カ26.24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三块地"盘活率达27.88%。完成69个村庄规划编制,启动金塘双河社区、煤炭村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建成“一村一品”7个。我国的耕地资源以及当前的国情,只能根据客观条件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将大学生在校园课本中学习到科学和专业知识与素养运用到实践当中,正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大学生深入到乡村基层,更好的了解国家“十四五”规划与乡村振兴政策,了解国家基层发展现状,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强信念,避免空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够入村入户、开展实地调研、分析当地产业发展状况、传承红色基因的良好途径,让大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养。
时间:2022-09-06 作者:张红丽 来源:中青网 关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