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协会的实践活动
因疫情影响,青春有你实践队的各队员在返乡后分别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的课题为“传递温情奉爱心,造福社会献力量”,旨在以各式各样的活动形式回馈社会,传递爱心,奉献力量。参与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队友有张雨欣、周封涵、易臻、王瑞恒、苏瀚、邵宝成、李成旺、饶非凡。
队员邵宝成在疫情期间参与了社区组织的疫情防控志愿活动,每天早上8.00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上门给居民进行核酸检测,扫描居民的健康码上传核酸检测系统;在静态管理期间,由于居民需进行居家隔离,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将居民委托社区购买的蔬菜和日常用品送到居民家中。每户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会放置于楼道内,他们也会在固定时间进行清理。即使在疫情期间,也能把爱送到家。
张雨欣则来到幼儿园里当起了志愿者,早上七点半,她和幼儿园的老师在门口热情迎接小朋友的到来,之后前往中四班对小朋友进行互动式教学,教小朋友写拼音,写数字,还和小朋友们玩了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陪伴幼儿园的小朋友不但需要耐心,还需要爱心。同时,她还参加了美化社区环境的活动,在社区里除草,给树木浇水等。
队员易臻在街道的爱心献血车旁进行爱心献血公益宣传。宣传爱心献血需要面向全社会,要有广泛性。于是队友易臻来到了街道旁的献血车前,通过展示海报和发放传单的方式宣传爱心献血。为周围年轻的青年科普了爱心献血的相关知识,提倡爱心献血这一传递爱心、奉献自己的高尚行为,呼吁更多适龄健康人群能够参与进爱心献血的队伍中,传递了社会正能量。爱心献血的宣传也许没有捷径,需要的是不断地宣传和耐心地科普。如果宣传到位,人们心里的顾虑就少了,献血的人就能多起来,更多人能因此健康快乐。
为了让我们能拥有一个更加整洁的校园,队员周封涵和一同留校的几位同学开展了一次“校园清洁”的义务劳动。他们主要对篮球场和操场的垃圾进行了清洁。在"校园清洁"义务劳动中,每个同学认真清洁好各自负责的区域,团结协作才能大范围、高质量地净化校园。周封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治理“脏,乱,差”等现象,美化校园环境。他希望"校园清洁"行动能带动更多同学携手维护校园的整洁和美观。捡起的是小瓶罐,奉献的是大爱心。
李成旺所在家乡的政府前几年进行了厕所改造,需要每年组织各村对户厕开展摸排工作,对村里的问题厕所进行再排查、再整改。队员李成旺便参与了这次户厕排查工作,录入户厕的信息,查看是否损坏,上报问题厕所,整个镇的所有村都需要就行检查,确保不落一户,不落一厕。在干净卫生的前提上,追求整洁美观的户厕,李成旺在这样富有人文关怀的工作中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邻里守望相助,传递人间温情,奉献满怀爱心。队员王瑞恒的邻居发现家里的狗跑了,急忙求助邻里寻狗。王瑞恒秉着"乐于助人"的志愿者精神积极帮助邻居寻狗。邻居家的狗跑到街道上无论对他人还是对狗都很危险,所以王瑞恒和邻里迅速建立群聊以及时获取信息,沟通合作。分头寻找期间他时刻关注网上动态,多次询问街边的路人,力所能及地帮助邻居寻回丢失的狗。经过大范围的不断寻找,最终在村口的一处菜地旁找到了邻居家的狗,并且安全地把它带回了邻居家中。这次寻狗行动中,王瑞恒的热心相助让邻居的燃眉之急得以解决,更传递了人间温暖真情。
为关爱农村留守老人,队员苏瀚带着水果拜访了村里的留守老人,不仅帮助他们打扫屋内卫生,还跟他们聊天谈心。即使老人的听力不好、口齿不清,苏瀚也依然耐心倾听,不时交谈。在两个多小时的促膝长谈中,老人背影里的孤独和谈话中眼里的喜悦深深触动了他。留守的老人们缺乏的不是物质的富裕,而是简简单单的陪伴或一次短暂的对话,即使对方不是自己的至亲好友,也可以挂念良久温暖常在。相信人容可衰,但人心不朽,爱心可永伴他们的心中。
时间:2022-08-31 作者:易臻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夏日支教行,星火筑童心
- 为了响应祖国对乡村教育的重大战略,2022年8月30日湖北医药学院星火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区六里坪镇的蒿口小
- 08-31
- 支教蒲江 “筑梦”青春
- 为使广大同学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服务奉献于社会,推动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能力,为社会作贡献。7月10日,计算机科学与工
- 08-31
- 无线电协会的实践活动
- 暑假期间,因疫情影响,我们实践队的活动未能如期进行,但同学们清楚的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是锻炼自身、服务社会、
-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