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针对“双减”政策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需课后服务和综合素质发展的社会现状,组建“青春助‘双减’,多彩绘童年”教育关爱服务团。实践团自6月19日在南京、镇江、无锡等地多个社区和小学开展地理小课堂、党史学习、垃圾分类等实践活动,帮助破解“学生无处去、家长看护难”问题,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

图为志愿者进行实地调研。
走进小学,乘兴研学“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实践团率先走进无锡市东亭小学和南京市阳江中心小学,开展地理科普课堂。团队成员以太阳、月亮,地球以及星星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天体作为科普课堂的主要内容,让孩子们对地理现象有着更加全面的认识与思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图为志愿者走进小学给孩子带来别开生面的地理小课堂。
走进社区,以行助知实践团在镇江千秋桥社区开展了“走,一起玩转中国”地理科学小课堂。活动中,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认识中国地图,欣赏了祖国大好山河;并让孩子活学活用,现场亲自动手拼接地图。孩子们在完成拼接之后,不仅获得满满成就感,更加深体会我国的幅员辽阔与行政区划;在无锡市梁溪区扬名街道金星社区及南京市平干圩社区两地,面向孩子开展了以“我仰望你看过的天空”为题的学党史宣讲活动。志愿者讲述百年来党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观看党史视频,并认识国旗、党徽、团徽和红领巾的形象与含义,让孩子们感受着作为中国人的那份骄傲与自豪;在江阴长寿社区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垃圾分类活动,志愿者给孩子普及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综合利用知识,鼓励孩子们从日常生活入手,从小事做起,争当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参与者,为保护地球妈妈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动后,很多小朋友对志愿者老师悄悄地说很喜欢参与这些活动。因为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欣赏了很多平时不曾见过的景色,为自己是中国人、生长在这片土地上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图为志愿者指导学生进行垃圾分类。
孩子们的笑靥是最美的模样,青年人的奉献是青春最靓的名片。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青春助‘双减’,多彩绘童年”教育关爱服务团的成员们发挥师范专业优势,用实际行动助力儿童成长,寓教于乐。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促进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发展,让孩子们在小课堂中打开视野,获得快乐与自信。为青少年儿童打开“趣味学习”的大门,以实际行动满足课后辅导需求,让“双减”落实落地落细,促进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让青年的脉搏与时代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