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8日,西农食品学院赴闽宁调研队开启了第二天的调研之旅。本着“用脚步去丈量脱贫成果,用眼睛去记录振兴发展”的调研原则,西农食品学院赴闽宁调研队走访了双孢菇基地。
双孢菇撑起闽宁“致富伞”
7月28日下午,为了了解双孢菇在当地的发展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闽宁调研队前往闽宁双孢菇基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说:好日子是通过辛勤劳动得到的。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二十多年来,闽宁协作持续推进,从单向扶贫到产业互助,从物质援助到全方位合作,已经形成了具有示范作用的“闽宁模式”。为贯彻中央东西扶贫协作战略精神,落实福建、宁夏两省对口协作,区市党委政府根据脱贫攻坚和生态移民工作战略举措,深入开展对口帮扶、加强交流协作。宁闽公司是一家以双鲍菇作为特色产品的国有企业,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对口帮扶项目,成功使员工月收入最高达到5000元。与《山海情》中德宝和水花人工所种植的蘑菇棚不同,如今闽宁镇的双孢菇种植产业已经发展成工厂化栽培的示范基地,其中二期固定资产投资16000万元,建设总占地120亩。
在管理人员沈主任的介绍下,西农食品学院赴闽宁调研队了解到闽宁镇双孢菇种植基地的收入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售卖双孢菇、二是将双孢菇种植后的养料卖给相关企业用于生产有机肥、三是借于一定的旅游业资源增加收入。走进双孢菇种植基地的种植大棚里,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双孢菇挤满了培育床,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新鲜的双孢菇,随后放入冷库冷藏。双孢菇的规模化集约经营,不仅发展了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时也解决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农业清洁生产,提高了企业及周围村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新时代绿色生产与发展的样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