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赴兴宁市径南镇实践队探寻径南茶叶新出路,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助力学校对口帮扶梅州市兴宁市径南镇乡村振兴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径南镇茶叶产销技术,7月22日-26日,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茶振乡兴,筑梦起寻”乡村振兴促进团彰显使命担当,以“发挥专业优势,促进资源共享,践行科技帮扶,助力产业振兴”为目标,赴径南镇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1:领导老师与实践队队员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站合影

立足径南实际,调研发展壁垒

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实践队深入径南镇茶企、茶园、制茶作坊等地走访调研当地茶叶发展现状与瓶颈。实践队队员了解到,径南茶叶产业目前在产业规模、深加工、品牌宣传等方面存在不足,亟需从种植标准化、厂房建设标准化、技术流程规范化和生产流程标准化“四化”入手补齐短板,制定标准化体系,提升茶叶品质。

图2:实践队员深入制茶作坊调研

在兴宁市农丰水果专业合作社,实践队队员有幸亲身体验了晾青、晒青、摇青、发酵、杀青、揉捻和烘培的制茶全过程,切实感受到半自动生产模式下制茶的不易,了解到夏茶品质较春茶差、香味难以保留以及茶汤硒含量少等问题,对径南镇茶叶产业发展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图3:实践队队员体验制茶工艺

实施科技赋能,助推产业振兴

实践队成员均由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组成,为更好了解兴宁茶叶症结所在,用科技手段助力径南镇茶叶产业发展,实践队队员深入践行科技兴农战略,将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通过电子鼻表证制茶各环节的茶叶香气,确定各工艺环节对茶叶香气的影响。队员们表示,后续将进一步测定茶香中的具体成分,分析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从而探究在制茶过程中促进有益成分产生与保留,全力推动生产工艺优化,提高茶叶品质,切实令广大茶叶企业和种茶农户增产增收,实现对径南镇的科技帮扶和产业振兴作用。

图4:实践队队员通过电子鼻表证茶叶香气

汲取红色基因,实现“绿色崛起”

梅州是广东唯一全境属于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为从鲜活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发昂扬斗志,实践队充分运用红色资源,重走红色历史路线。

在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实践队队员通过再现雕塑和图文资料深入了解三河坝战役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意义。队员们深深地被将士们在三河坝浴血奋战、誓死杀敌的革命精神与牺牲精神所触动,他们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从实践中领悟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意义,扎根基层、回报家乡,为祖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图5:实践队队员在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参观学习

在大埔县中山纪念堂,队员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亲身感悟苏区旧址的历史温度,感受红色文化魅力。“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红色文化精神的指引下,实践队将积极配合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吴克刚教授团队加快推动径南单丛茶实现技术突破,逐步提高茶叶品质,助力我校对口帮扶梅州市兴宁市径南镇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带动广大茶叶企业和种茶农户增产增收。

图6:实践队员在大埔县中山纪念堂合影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队员走入美丽径南乡村,共寻乡村振兴道路,以“茶振乡兴,筑梦起寻”为主题,在实践中践行青春之志,在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担当作为。接下来,乡村振兴促进团全体师生将继续依托学校科研平台与学科资源,深入探索专业资源与地方需求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协助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加快打造“广工一号”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努力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果,推动径南镇茶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8-30 作者:吴雨杨、梁海诗 来源:广东工业大学 关注:
  • 广财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回忆脱贫征程,探索振兴道路
  • 夏日支教行,星火筑童心
  • 夏日支教行,星火筑童心
  • 为了响应祖国对乡村教育的重大战略,2022年8月30日湖北医药学院星火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区六里坪镇的蒿口小
  • 08-31
  • 对话智能制造工程师  了解行业发展新趋势——重庆大学“智能
  • 学习岗位技能   参与项目任务——重庆大学“智能智造”实践
  • 走近智能制造  增强专业认知——重庆大学“智能智造”实践团
  • 支教蒲江 “筑梦”青春
  • 支教蒲江 “筑梦”青春
  • 为使广大同学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服务奉献于社会,推动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能力,为社会作贡献。7月10日,计算机科学与工
  • 08-31
  • 无线电协会的实践活动
  • 暑假期间,因疫情影响,我们实践队的活动未能如期进行,但同学们清楚的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是锻炼自身、服务社会、
  • 08-31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