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情怀赋能

       7月11日上午,宁波大学赴海曙慈溪实践小分队来到了慈溪市天时利果蔬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考察,并有幸采访到了当地新农人孙春冲,双方进行了近三个小时的深入交流。
       20世纪90年代,五姓村村民多从事废塑料加工业与其他小型工业,但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注意生态保护,导致村内坏境受到极大破坏。进入21世纪以来,五姓村加强了对废塑料加工业的管理和整顿,不少五姓村村民转行从事其他行业,孙春冲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孙春冲曾从事过模具材料、轴承行业、材料业等,2017业转型从事杨梅销售。杨梅,这一颗颗酸中带甜的紫红果子,是孙春冲挥之不去的情怀所系。他说:“这是情怀农业。我从小在这个村庄里长大,看着父辈们辛辛苦苦地把杨梅采摘下来。杨梅代表了慈溪的一个精神,广大梅农辛辛苦苦地种杨梅,采下来之后比较愁销……我把杨梅把它卖好,杨梅的衍生品做好,帮助梅农增加效益,改善他们的生活。其实从更远景来讲,其实是非常的有意义的一个实践,这个是非常有意义的实践。”从模具材料等“硬核”工业转型到杨梅种植销售业,孙春冲的转型可谓是一个“情怀驱动,创新赋能”的漂亮大转弯。
      除此之外,孙春冲带领的农业合作社也推出了众多杨梅的衍生品,把时鲜有限的杨梅风味延长,推动慈溪杨梅进一步走出去。在采访中,孙春冲就拿出了他们的独特产品——杨梅汁来招待队员们。该品牌的杨梅汁,宣传口号是“13度的甜,14度的鲜”,追求原汁原味的水果灵魂,追求味蕾上的层次丰富。除了杨梅汁,孙春冲的团队还创新性地开发了杨梅酥、杨梅年糕、杨梅汤圆、杨梅蛋糕等一系列衍生产品,将原先单一的农产品加工成具有更高附加价值的衍生品,为慈溪广大梅农创新增收。
在访谈中,孙春冲先生多次鼓励小队成员,走出校园,将大学生的活力和敏锐,运用、转化到农业创新当中。同时他也强调,不能“像一个浮萍一样,东风东吹西风西吹”,要扎根在家乡故土中,给乡村代言,为乡村宣传,替乡村传播。诚然,大学生的青春实践,也正如冰箱中取出的鲜美杨梅,需要时间的加工和世界的历练,才能有饱满的结果。
时间:2022-08-30 作者:扬桥头青旅实践小分队 来源:宁波大学 关注:
  • 创新驱动,情怀赋能
  • 7月11日上午,宁波大学赴海曙慈溪实践小分队来到了慈溪市天时利果蔬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考察,并有幸采访到了当地新农人孙春冲,双方进
  • 08-30
  • 一朝志愿梦,恒心守绵延
  • 7月12日下午,宁波大学赴海曙慈溪实践小分队成员来到慈溪市志愿者形象大使、慈溪市志愿社会组织联盟理事长姚云珠的劳模工作室,与姚云
  • 08-30
  • 南中医三下乡:“传承精华,浸润童心”薪火实践团开展中医药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