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桥头五姓,觅红色印记

      7月6日,宁波大学赴海曙慈溪实践小分队来到了位于慈溪市桥头镇五姓村的五姓抗战纪念馆。纪念馆中主要展现了普济寺、秘密电台、白石堰伏击战等三个版块的内容,普济寺是浙东军分会和“暂三纵”流动驻地,上岙是浙东新四军第一部电台设置地,白石堰还留有伏击日军的战斗遗迹……五姓村作为抗战时期三北的抗日前哨,村中为共和国无私奉献的革命家更是不在少数。
       同时,在五姓村村委工作人员的牵线搭桥下,实践小分队有幸采访到了年近80岁、有着57年党龄的毛乾尧爷爷。与毛爷爷的初次见面,便是在五姓抗战纪念馆门前。在得知村委会负责中间联络的工作人员有事无法到达现场后,毛爷爷和成员们打趣道:“我今天既是客人,又是主人!”在他的热情邀请下,一行人前往五姓村的标志性古建筑——毛家大屋进行下一步的访谈。
       在两个多小时的访谈中,毛爷爷用感染力极强的慈溪特色普通话向小队成员们讲述了他几十年的军旅生涯,包括在象山新兵连的生活、在杭州良渚通信营的学习、在宁波军分区电台的夜营经历以及在警报收信台的坚守等。讲到动情之处,这位耄耋老人还兴致勃勃地唱起了在从军时常常会唱的红歌。
在访谈的末尾,毛爷爷向成员们展示了“五好战士”“二级技术炮手”等荣誉证书,还特意翻出了从新兵连到杭州通讯营再到宁波电台各阶段的军装照片,甚至还有1958年报送余姚中学的通知书照片。在分享照片时,毛爷爷满脸都是对辉煌从军生涯的自豪感,虽然已近耄耋之年,但看着18岁的自己,眼中满是怀念,仿佛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穿越时空来到了现场。
       重走五姓红色足迹,倾听了40年代和60年代两个不同时期的电台故事,成员们受益匪浅。亲切又诙谐的毛乾尧爷爷则用更生动、更直观的方式,向成员们展现了电台战士的活力、能力、毅力和魄力。而那些共同的心情,那些危亡之下爆发出的耐心、信心、忠心和决心,那些一以贯之的电台精神,也如电流一般,成为民族意识的隐秘编码,无时无刻,盘旋耳畔。  
时间:2022-08-30 作者:范晨卉 来源:宁波大学 关注:
  • 访桥头五姓,觅红色印记
  • 7月6日,宁波大学赴海曙慈溪实践小分队来到位于慈溪市桥头镇五姓村的五姓抗战纪念馆,并采访电台老兵。
  • 08-30
  • 三下乡:讲述英雄故事 传承红色精神
  • 走进阜城县漫河镇后李庄村
  • 走进阜城县漫河镇后李庄村
  • 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发展,疫情态势却不容忽视。在坚持“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理念和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的指导下,8月6日,北京科技大学鹿
  • 08-29
  • 四川学子三下乡: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