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萤之火可以燎“原”,垃圾分类走进生活

2022年8月15日—8月25日,苏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萤火虫小分队”,在队长魏子凡的带领下在各自的家乡开始了为期两周的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

首先,在活动的第一天,小队成员们进行第一次会议,讨论了社会实践的方式以及目标人群。在遵守当前各地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小队成员们决定这次实践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线下进社区、进校园,走访市民与学生,科普垃圾分类知识;线上和线下调查问卷发放,调研垃圾分类活动宣传,了解不同人群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
在活动的第一阶段,小队成员们通过学习交流、分工合作制作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垃圾分类科普小手册以及PPT,并确定了接下来的主要实践流程。
8月19日,位于河北省沧州市的小队成员:曹泽琛同学来到了当地的沧州市和平医院,在多媒体报告厅中,为医护人员们进行垃圾分类的知识科普。通过科普讲座,宣传垃圾分类的概况、流程、问题及解决和各地实践情况。在说到垃圾分类的流程时,不仅仅介绍了普通市民的垃圾如何进行分类回收,还介绍了医院中医疗器材回收流程和特点。在介绍完医疗器械回收流程后,一旁的张医生对曹泽琛同学的内容进行了点评,并展开回答了一些小队成员们前期没能解决的一些医疗器械回收问题。在曹泽琛同学的讲座结束后,一些听众们也表示自己通过这次演讲确实了解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垃圾的分类区别。在结束科普讲座后,张医生告诉曹泽琛同学,作为大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帮助大家了解垃圾分类是很有意义的,同时作为医学生,能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关注自己专业的相关问题,在实践中学习,这是非常不错的,希望团队能够认认真真完成这次社会实践,收获更多。

在8月20日,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小队成员丁逸同学,走进了盐城市解放路小学,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科普知识讲座。刚走进教室时,小朋友们积极热情,十分欢迎丁逸哥哥的到来。在一番布置后,丁逸同学生动有趣地为孩子们介绍起垃圾分类的内容,可爱的卡通形象让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讲。在游戏环节时,丁逸同学根据刚才的科普和小朋友们互动提问,回答正确的小朋友还有垃圾分类小奖品奖励。小朋友们迅速抢答,都高高地抬起手,并且能够答对这些问题,得到小奖品。在活动的最后,还给小朋友们发放了团队成员自己制作的垃圾分类小手册,并叮嘱小朋友们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垃圾分类,不能让垃圾迷了路、走错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让垃圾变成能回收利用的宝藏。

在8月20日,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队员李科同学,走进了南通市金沙中学,向高中生科普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同学们听的都十分的认真,并在互动中积极发言回答问题。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参与的很开心和有趣,为他们繁忙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快乐,又在其中学习到了有用重要的知识。他们这些感想中,让李科同学感受到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所在。

在8月21日,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队长魏子凡同学,走进了邳州市青年东路小学,面向老师进行一场生动详细的垃圾分类科普知识讲座。虽然全国提倡垃圾分类,但老师们也会因为工作繁忙而对这一方面深层的知识也不是很了解。同时开学后老师们也会帮助团队向孩子们分享垃圾分类的知识,让垃圾分类的意识传播下去。

在8月22日,团队在线上举行了一场线上的垃圾分类科普知识讲座。面向范围更广的民众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并在这次活动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通过这几天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收获颇丰。不仅仅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看到有意义的科普活动给大家生活带来乐趣与意义,让小队成员们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信心。
 
时间:2022-08-27 作者:吴家瑶 张茂林 来源: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 吴家瑶 关注:
  • 科技为民,酸枣累累——崇义县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 四川学子三下乡:普及网络知识,守护信息安全
  • 萤萤之火可以燎“原”,垃圾分类走进生活
  • 安农学子三下乡:多地调研云组队,探索发展共通路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