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前我们了解到,张秀丽老师是福建省心启航助残帮扶中心理事长,是北京市晓更助残基金会“融合中国”项目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福州市精协主席,也是福建省榕树伙伴。
张秀丽老师活动照片
照片里的她,永远有着坚定有力的目光,永远带着感染人心的笑容,前期交流中提起她一手创造的“心启航”,她的直爽、利落、果断,会让你瞬间明白——这是一名极有能力的女强人。
她有着很多头衔,但她却在介绍自己时说:“我是一名孤独症孩子的母亲——旺旺仔的妈妈。”一名与儿子孤独症谱系障碍“斗争”了近10年的坚强但也柔软的母亲。采访之后,我的心是触动的
1
旺旺仔的故事
张秀丽老师和儿子旺旺仔合影
旺旺仔2010年4月份出生于香港。因为姐姐叫希希,所以妈妈给他起名叫旺旺,加上香港的地域特色,最后就叫旺旺仔。
但到了一岁半,旺旺仔仍然不会指物,也不会和小朋友互动,看见自行车就推倒了玩轮子。有人提醒妈妈带他去看看医生,但那时候的张秀丽老师,也就是旺旺仔的妈妈,对孤独症一无所知。用她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
她不愿意相信好好的儿子生了病,一次次地选择逃避。直到旺旺仔的幼儿园老师隐晦地提醒她:这个问题不小,建议带孩子去医院看看。当她看到诊断书上的白纸黑字,才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是孤独症。
“当时的感觉就是,天都塌了。”
尔后一年,她不顾长辈和身边人的劝诫,带着旺旺仔试遍了各种偏方“疗法”:戒酪蛋白、按摩、针灸……直到一次生物疗法导致旺旺仔尿失禁,才猛然醒悟。她开始带孩子在全国各地做康复,看“世界”各地的医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全天陪同。她经历过旺旺仔突然一个人冲进了马路中央的恐惧,也亲耳听到一群玩陀螺的孩子指着旺旺仔说“不要跟这个傻子玩”。
不难想象,孩子的异常和周围人的不理解对一个年轻母亲造成了多大的压力。但无论是求医时的辛苦奔劳,还是周围人的冷言冷语,她没有一秒想过放弃,没有一刻被现实击垮。她不会忘记劳累时,旺旺仔主动蹲下身来替她系鞋带;吃饭时,邻座的客人笑着原谅旺旺仔的打扰,在一次次暖心的瞬间里,她相信旺旺仔的康复训练一定是有效果的,也相信这个社会会越来越包容。在这份信念的指引下,她一直坚持着。
她说:“要相信有可以相信的力量。”
她说:“他也会进步,只是不会像别的孩子那样突飞猛进。但他一直在缓慢地进步,这就足够了。”
2
我们就是火种
有些家庭把患儿藏起来,甚至一辈子不愿意与人接触;很多家庭在康复的道路上受挫,再也没有站起来。但张秀丽老师没有,她不仅靠着自己的力量站起来,还带领着其他身在阴霾的患儿家长一起走出来。五年前,她成立了“心启航”——福建第一个孤独症儿童家长互助会。从一名全职太太到偌大一个互助会的负责人,这条路必然不会容易。
心启航小红花大使合伙人
“是什么启发您不仅要顽强地与这个“疾病”抗争,还要联合其他的家庭一起?”
“经历。因为我个人的经历。”
“如果对孤独症有了解的话,其实他可以早诊断、早干预;如果我没有上骗子的当去按摩、针灸、理疗,就不会浪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我错过了很重要的一年,走过了很多的弯路,掉了很多坑。”
“但我希望自己的苦难能成为别人的幸福。自己走了个弯路没事,能够成为别人的康庄大道就行。我希望其他家长能够少走弯路。”
我问,如果可以传达得到,想对全世界同样境地的家属说些什么?
她语重心长地说:
“没有人可以带领你的孩子走出孤岛。”
心启航自主生活成长营
“面对现实,坦然接受,努力改变可以改变的。孤独症有一些核心特质是我们怎么努力也无法消退的。比如社交障碍,不懂得换位思考等。但是他的一些行为的问题。比如说不懂得排队,用人东西不打招呼,这些我们是可以通过干预去改善。接纳他们的与众不同,不要跟自己过不去。”
怀着这样的信念,她在2017年4月的世界孤独症关注日筹划了第一场面向社会的大型倡导活动。那年七月,她召集六个家长捐了五万元钱,心启航正式在省民政厅注册成立。当时所有事情都是这几个家长亲力亲为,两个月下来启动资金就用完了。面对旺旺仔和其他的家长孩子的期望,张秀丽不遗余力地找资源、去筹款……
“当时身心焦虑,摸着石头过河……到后面是道路越走越宽广。”她笑着说。
到了今天,这个当初只有个位数家长、注册经费只有几万元的家长组织已经有了几千名家长和他们的孩子。互助会为孩子们组建了乐队、足球队、羽毛球队、篮球队、轮滑队,“星星”的孩子们在腾讯小红花音乐会演出、福州少儿春晚中亮相,在大大小小的节日晚会、公益活动中向世界发声:即使是孤独症的孩子也可以站上舞台、展示自我。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在这里找到了归宿和港湾。他们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他们向外部世界证明:特殊的家庭在逆境中也一样能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
“正常孩子的这些文娱体的兴趣爱好,我们都有请老师来教。由于对孤独症认识的缺乏,很多“星星”孩子被剥夺了学习的机会,但是现在我们通过公益的力量去解决,就不一样了。很多东西可以通过公益去解决。即使一个家长、一个个体解决不了,当我们报团取暖、组成一个团队的时候,机会就被争取到了。”
看着我,她坚定地说:“我们就是火种,把更多人的心灯点亮。”
3
办法总比困难多
——华丽蜕变-心起航的星妈们——
当问到是否被人误解过时,张老师莞尔一笑:“做公益怎么可能不被人误解呢?”
“不被人误解哪叫公益?做公益百分之百会被人误解的,不被人误解才不正常。这个人为什么就要做这个事情,是为了名还是为了利?每年筹的款有没有进她个人的口袋?虽然我们一直都是坚持财务公开透明,审批要经过几个人的审查。但还是会被人误解。尤其是每一年动员家长参与筹款、捐步的时候,肯定会有质疑声,但这个完全正常。”
“就是因为有很多人会误解,我们家长组织的存在才格外重要;也正是因为很多人对孤独症不了解,也才有科普存在的意义。”
“有一次我儿子在饭店里,他看到别人的东西就抓起来往嘴里吃,我马上跟人家讲,他是个孤独症孩子,人家马上说没关系没关系,对他特别包容。还是有爱的人多。我觉得你只要跟对方说明情况,大多数人还是很有善意的。”
“当然了,如何保证我们走了以后我们的财产能转化成给孩子的支持?如何来保护这个财产不被侵犯?如何保证这个财产在增值保值的同时,能够让他的生命质量变好?……这也一直是我们在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我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
“我希望将来,在我们的努力下,每一个孤独症患者都能够有尊严地生活、有尊严地乐享生活,这是我们的愿景……”
4
旺旺仔的关心
孤独症患者的同理心是有欠缺的,俗话说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但在家庭与机构的干预下,我看到的旺旺仔,已经成为了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孩子。
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姐姐,我的同学落水了;他自我介绍的内容是:校长是我的好校长,老师也是我的好老师;去爬鼓山的时候,他看到妈妈的鞋带松了就主动蹲下来帮她系好;在学校里被同学打了,妈妈说那就不让同学来上学了,他马上就说:那我原谅他,能不能不罚他,还让他来上学?……在旺旺仔身上,我看到星星的孩子也能把他人纳入他们的世界。
他会看网上的视频学做饭,即便做完后厨房总是“像战场”;他熟悉福州的交通,会自己坐公交车、骑自行车回家,即便说什么也不肯乘坐地铁;他在互助会的课上学会了打架子鼓、轮滑、羽毛球、足球、弹吉他、画画……
“他也会问,也会想。有段时间他一直问我,为什么爷爷走了奶奶也走了。”张老师回忆到,“后来有一天,我发现他把朋友圈背景换成了爷爷奶奶的照片。那张照片我都没有。他说,我想爷爷奶奶了。”
我问,您觉得这是您干预的结果吗?
“他一直都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他从小到大一直参与各种公益活动,那种氛围对他的影响也很重要——爱出爱进。爱是相互的。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别人好友。如果你见到他,他肯定会加你微信。”张老师笑着回答。
回想我和旺旺仔为时不长的“聊天”,我对此深信不疑。
“姐姐,我的同学掉到水里了。”
“姐姐可以给我两分钟自我介绍吗?我会想说,就是你说,可,可以给我两分钟自我时间,自我介绍吗?”
“王校长说,我跟校长友好相处,好老师,好校长,他们都爱我。我昨天,冰棍,请王校长吃一根冰棍,是我的好校长,因为,老师也是我的好老师,所以,好校长,因为也是,老师,是我的好老师……”
“姐姐你是来自哪里的,你是哪里人,我是福州省人……”
......
最后的话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在和张老师、旺旺仔聊天的过程中,我一次次被他们散发的热量所感动。
即便被“疾病”诅咒、被旁人误解,即便险些被生活打倒,也仍然能够相信“有可以相信的力量在”,去面对、去克服、去“抱团取暖”、甚至帮助同样境地的人,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孤独症不是绝症,只要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接纳他们、为他们争取权利,这个世界也可以成为“星星”的孩子们的家。正如张老师所说:
“20年前或30年前,谁也没有想到现在的社会环境会这么好。未来,肯定会更好的。”
未来,肯定会更好的。因为我看到,善意在“星星”和我们的世界之间传递,爱的桥梁逐渐宽广、绵长;因为我听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做爱的传声筒,让“星星”的心声嘹亮回响;因为我相信,“星星”的世界与我们的世界终将融合、凝聚、直至不分彼此。我坚信在这个世界的一声声“欢迎回家“中,每一个孤独症患者终将有尊严地生活、有尊严地乐享生活。
星海浩瀚,何以为家?
不必仰望星空,此间即是家园。
文案|曾茜
排版|刘湘茜
审核|陈玉洁
出品|心蔷君知孤独症